>>您当前的位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平罗两个村为准大学生发奖学金
2025-08-25 19:00:23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这1000元钱,够我买好些专业参考书了。”8月20日,石嘴山市平罗县通伏乡集中村村委会的小院里,考入南京林业大学的宋仔恒领到了奖学金红包。当天,集中村与通伏村同时在各自村部,为两村今年考上大学的19名学生发放了合计1.9万元奖学金——这笔钱,全部来自两村近些年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集中村为大学生颁发奖学金。

  “以前想给娃发这笔钱,真是没底气。”集中村党支部书记刘立军记得3年前,村里还是“靠天吃饭”,村民大多种玉米、小麦,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更是“空壳子”,别说助学,就连村里的路灯坏了都要凑钱修。

  变化始于去年。集中村借助县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契机,与宁夏德润种植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我们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共流转土地6817亩,获取681.7万元流转费,有效保障了农户增收。同时,村集体按每亩50元的标准收取管理费,每年获得稳定的管理费收入34.085万元,不仅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而且也有底气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娃娃发奖学金了。”刘立军说,去年村上为14名考上大学的孩子发放了第一笔奖学金。

考生家长与孩子一起等待颁奖。

  与集中村相邻的通伏村,今年则是首次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年初,通伏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小龙去集中村参加座谈会,听说对方村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奖学金,不仅激励了孩子,还让村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咱村今年有8个孩子考上大学,何不也试试?”回来后,周小龙立刻召集村干部开会,大家一拍即合——从去年村集体收入37万元里拿出8000元,给8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发奖学金。

  消息一传开,村里顿时热闹起来。考上中北大学的马东旭是村里第一个收到喜讯的孩子,得知有奖学金时,他正在帮父母打理地里的水稻。“爸妈供我读书不容易,夏天顶着太阳干农活,冬天天不亮就去镇上卖鱼。”马东旭说,这笔奖学金不仅能减轻家里的学费负担,更让他觉得“读书有奔头,家乡记着咱”。

  “钱不多,但这是村里的心意,更是一份希望。”作为村里培养起来的年轻干部,周小龙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只要集体经济能持续发展,这笔钱就会一直发下去,让‘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风气在村里扎根。”(宁夏日报记者 姬禹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