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以产业为基 文化为脉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5-09-02 11:11:45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近年来,平罗县黄渠桥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产业强基”与“文化润心”双轮驱动,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更加可触可感、深入人心。

  产业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黄渠桥镇五星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已投入使用17座现代化温棚,种植蓝莓、番茄、辣椒、西瓜等作物,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不仅丰富了本地农产品结构,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五星村村民杨玉莲在蓝莓种植基地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我在这儿干活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大家一起劳动、一起挣钱,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像杨玉莲这样在本村实现就业的村民还有10余人,去年至今,基地已为这些务工人员累计发放工资30多万元。产业发展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实实在在提升了获得感,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黄渠桥镇还依托石磨面粉厂、有机蔬菜基地等产业,积极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就业”等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黄渠桥镇人民政府宗教专干田尚儒表示:“我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通过大力发展产业让各族群众抱团增收,在共抓产业、共享红利中深化交融,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文化浸润是凝聚民族情感的关键纽带。黄渠桥镇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等资源,通过一系列实体平台和体验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红色文化聚魂,搭建民族共鸣阵地。黄渠桥镇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以“红色文化+民族团结”为主题,用“民族融合视角”讲述多民族“共护交通线”等革命史实,组织游客重走先辈足迹,让他们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近年来,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以农耕文化固本,培植民族共育沃土。黄渠桥镇五星村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通过整合农耕文化资源,组织“民族团结农耕体验日”,邀请师生参与农耕实践“共种团结田”,在实践中传承“轮作经验”“套种技术”等融合成果。今年以来,该基地已接待十几批次的1000余名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感悟各民族共生共荣的农耕文明。

  以美食文化联情,构建民族共乐纽带。黄渠桥爆炒羊羔肉、老豆腐等美食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黄渠桥镇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设立民族美食展示专区,为各族商户提供交流互鉴平台,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黄渠桥镇的实践是平罗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罗县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扶持、文化惠民工程、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增收行动等具体举措,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绚烂绽放。(记者 叶聿琦 桑娜)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