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罗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聚焦“幸福家园”“和谐家园”“美丽家园”“宜居家园”“平安家园”“精神家园”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加快建设富裕美丽新平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罗篇章。
4月,在平罗县河东地区,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绿意盎然、瓜果飘香。走进平罗县庙庙湖村村民马菊花的番茄大棚内,一个个小巧圆润的番茄点缀在翠绿的藤蔓间,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诱人。马菊花通过科学管理,提升番茄品质和产量。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拔穷根’,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马菊花说。
在平罗县城关镇新世纪社区,一家专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社区幸福食堂正式投入使用,让老年人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吃出“幸福味”。
近年来,平罗县聚焦“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和区域实际,构建以新型材料、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发展以牛奶、肉牛肉羊、优质瓜菜、特色制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大力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有力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采取援企稳岗、“春风送岗”、以工代赈等方式稳定各族群众就业,及时兑现惠农政策补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进程,建好“幸福家园”。
同时,聚焦“和谐家园”建设,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广“板凳聊天会”“田间课堂”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红石榴”品牌作用,搭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理发义诊、法律咨询、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各社区组织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送医上门”“送暖帮扶”等服务。2024年,明珠社区“童叟梧栖少数民族聚居城乡结合社区老少互助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公益创业赛中荣获金奖。
3月12日,2025全国女子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在平罗县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5支参赛球队、240余名运动员经过10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东道主宁夏平罗恒利队再度蝉联冠军。3月26日,2025全国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决赛在广东省肇庆市举行,宁夏平罗恒利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和球员的卓越表现成功夺得冠军。
半个月内两度夺冠,这是平罗县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和文化体育事业的生动体现。平罗县聚焦“美丽家园”建设,积极举办元宵花灯展、“四季村晚”“音味有你、爱尚平罗”原创音乐专辑座谈分享会,“冰火相融,鎏金岁月”沙湖冬季嘉年华等活动,培育社火巡游、高庄乡燎疳活动、黄渠桥美食节等传统节事品牌,让文化惠民举措更加暖民心出实效。承办全国女子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等赛事,打造“青年夜校”,开设乒乓球、羽毛球、古筝、国画等课程。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与福建省仙游县小学开展“石榴籽一家亲”系列活动,以歌唱、绘画、书信及视频等方式,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交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春日暖阳下,在位于平罗县高仁乡的河东沙地系统治理项目区,干部群众在开沟、铺草、制沙障,场面十分火热。近年来,随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深入推进,除了更多社会力量向治沙一线汇集外,各族群众参与治沙植绿、守护家园的心也系得更紧了,一幅幅沙地增绿、经济增效、群众增收的画卷徐徐展开。
黄河之水因生态和谐而美丽,各民族因紧密团结而兴盛。平罗县聚焦“宜居家园”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贺兰山、平原灌区、天河湾湿地、毛乌素沙地四大地理区域,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完成各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9.6万亩,防治任务完成率达100%。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异味、涉水企业、危险废物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采取联合执法、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节点,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法律法规知识走进各族群众心里,建好“平安家园”。
“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平罗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