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走进宁夏马氏兄弟饲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蒸汽玉米压片项目厂区,黄澄澄的原料玉米堆积如山,3条蒸汽玉米压片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在机器轰鸣声中,一粒粒玉米粒从进料口被“喂”进蒸汽压片玉米加工生产线,通过清理筛选、浸泡、蒸煮、压片、烘干、冷却等工序后,原本饱满的玉米粒变成了易于牲畜消化和吸收的蒸汽玉米压片。
生产车间内,工人操作换热器,将蒸汽输入蒸煮罐。
“生产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选择优质玉米,通过一套精细且科学的加工工艺,将玉米置于特定温度与湿度环境下,利用蒸汽使玉米充分膨化、软化,让玉米内部结构发生改变。随后,经过专业压片机将玉米压制成均匀的薄片状,最后再通过干燥与冷却处理,去除多余水分,锁定营养成分,让压片玉米达到适宜储存与投喂的状态。”宁夏马氏兄弟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红说。
据了解,该公司早在2010年就建设了日产300吨、年产值3亿元的蒸汽玉米压片生产线,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玉米种植业。近年来,随着各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蒸汽玉米压片作为一种优质、易消化的饲料,深受市场和养殖户认可。加之平罗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玉米产量高、品质好、综合生产能力强,蒸汽玉米压片市场蒸蒸日上,展现出良好“钱景”。
成品库内,外销的蒸汽玉米压片一车车运往周边省市。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周旭 摄
2024年,宁夏马氏兄弟饲料有限公司积极抢抓市场机遇,主动推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投资4000万元建设年产30万吨蒸汽玉米压片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伸玉米产业链,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3条蒸汽玉米压片生产线,计划日产1000吨、年产蒸汽玉米压片30万吨。”马建红介绍说。该项目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不仅产量和产值提高明显,在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加持下,原料玉米和产品的转化率也从过去的83%提高至现在的98%,每吨原料玉米可增值200元左右。生产规模扩大了,企业收购玉米的范围不但覆盖平罗县各乡镇,也延伸到周边市县。据统计,项目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直接带动高庄乡3000户、周边2万户以上农户种植玉米。
项目采用村企联营模式,村集体每年可获得企业分红4万余元,有效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这样的好项目建在了家门口,不仅助推企业和村集体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日子越过越好。”2024年年初,高庄乡东风村村民夏瑞其听说村上企业要扩厂招工,第一时间报名应聘。从最初的电焊工到如今的设备安装员,夏瑞其的身份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员工,每月7000余元的收入让他从一名普通农民蜕变为产业工人,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玉米压片并不是玉米简单加工而成,相比较传统的玉米饲料,压片玉米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更易于牲畜消化吸收,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马建红告诉记者,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农产品加工“破茧成蝶”,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
走进公司厂区,2500平方米的科研楼格外醒目,这里主要用于益生菌玉米压片、发酵性玉米压片研发。据悉,为强化产品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打造宁夏高品质玉米压片技术创新中心,与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投入研发设备、生产设备,培养研发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研发益生菌发酵玉米面、玉米渣,益生菌混合发酵玉米面、玉米渣、料饼,益生菌发酵玉米压片等产品,将现有的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升级,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推进玉米加工转化、增值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玉米产品向绿色、精深延伸。
同时,为突破传统渠道营销瓶颈,公司创新营销方式,结合OT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在抖音商城、爱养牛、天津粮源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线下与宁夏、甘肃、内蒙古、北京、辽宁等地的200余家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产品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保障全国养殖户饲料的供应。
“企业将充分发挥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持续完善优化玉米产业结构,健全产业发展链条,打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点,让种植业与养殖业互嵌发展,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马建红说。(记者 周丽华 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