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罗县黄渠桥镇西润村肉牛养殖园区,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整齐覆盖在牛棚屋顶上,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牛棚屋顶下,肉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哞哞”声此起彼伏。这一景象,正是西润村探索“光伏+养殖”新模式,实现“一地两用、复合增收”的生动实践。
6月23日,走进西润村肉牛养殖园区,引人注目的不仅是牛棚内壮硕的肉牛,还有棚顶那片闪着蓝光的光伏“盔甲”。“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从2021年起就开始谋划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今年在村里的牛舍棚顶上布设了300千瓦的光伏设备。”西润村党支部书记杨芳说,“这样分布既充分利用了闲置的棚顶空间,又不影响棚下正常的肉牛养殖,实现了‘棚上发电、棚下养牛’。”
西润村肉牛养殖园区。
西润村肉牛养殖园区共有3个大棚34间牛舍,养殖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目前共养殖肉牛300多头。
这种“光伏+养殖”的模式,巧妙地将绿色能源生产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双重利用。光伏板为牛棚提供天然的遮阳隔热层,有助于改善棚内养殖环境;而牛棚则为光伏设备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安装平台,无需额外占用土地。
杨芳拿出手机,点开一个专用App,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实时数据:累计发电11.121万度,收益28860元,另外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电量、收益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你看,从今年4月并网发电开始,每天都在增值。”杨芳指着手机屏幕,笑容里满是欣慰。
“养殖业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而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后期维护成本也不高,只需要定期清洗,特别适合我们村。”杨芳说。西润村光伏项目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运行,所发电量首先满足养殖场日常的饲料加工、通风照明等用电需求,剩余电量则并入电网销售。“每月电费能省1000多元,余电上网预计每年还能带来12万元左右的收入,棚下养牛每年收入6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一地两用。我们还吸纳周边脱贫户和监测户参与光伏板清洗维护工作,帮助他们每年增收约2000元。”杨芳补充道,西润村计划利用好这笔“阳光收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技术,同时加大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种植,展望未来,杨芳和村民信心十足。(记者 袁佳 马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