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丁冬)“不用跑远路,在社区服务站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还能了解技能培训政策,太方便了!”近日,平罗县城关镇星海社区居民王大姐拿着刚确认的入职通知,向社区就业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连连道谢。

今年以来,平罗县以惠企惠民为核心,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内外协同发力,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便捷、更有温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在平罗县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的“入企探岗”活动现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正与宁夏某制种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目前企业缺多少技术工人?薪资待遇和用工时长有什么要求?我们马上对接求职库精准匹配。”为破解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这样的“面对面”走访已成常态。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63场,2880余家企业带来28880个就业岗位,2851名求职者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而在“直播带岗政策解读”直播间里,主播正对着镜头细致讲解失业保险、创业补贴等政策:“大家点击屏幕下方链接,就能在线投递简历,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随时留言!”25期直播活动让惠民政策云端直达,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岗位信息、掌握政策红利。与此同时,13个乡镇、22个社区的就业服务点全面铺开,“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以前打零工全靠碰运气,现在零工驿站里岗位多、信息准,还有专人帮忙对接,收入也稳定了!”在头闸镇昌润“零工驿站”,刚找到农活的村民李师傅笑着说。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规模扩大的趋势,平罗县打造“1+3+5”公共就业零工服务体系,以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升级3个专业零工市场,培育5个乡镇“零工驿站”,形成覆盖城乡的短工对接网络。驿站内,用工信息显示屏滚动更新,休息区、饮水区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忙着整理24家制种企业、30余家农业合作社的用工需求,为零散就业人员精准匹配岗位。截至目前,各级零工服务机构已累计提供岗位超1.6万个,带动近万人次实现灵活就业,让“打零工”也能更安心、更体面。
在平罗县劳务协作福建福州专场招聘会上,来自宝丰镇的农民工张大哥开心地说:“政府组织我们外出务工,不仅包交通,还提前对接好了住宿,心里特别踏实。”为拓宽就业渠道,平罗县深化“稳内拓外”促就业行动,积极与福建福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多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参加“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搭建外出就业桥梁。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2355人,实现工资收入3.3亿元,其中12777人外出就业,9012人通过有组织转移找到稳定工作,“内稳外拓”的双循环模式让就业版图不断扩容。

在平罗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装载机操作培训现场热火朝天,学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练习铲装、卸载动作。“政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学完直接上岗。”刚通过培训入职的学员李强说。平罗县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创新开发培训需求调查小程序,精准收集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今年7月底在红崖子乡开展的2期装载机技能培训,80名学员就业率高达92.7%,通过“1131”就业帮扶机制,让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同时,该县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力度,“平罗育种师”在全国劳务协作大会亮相,“平罗无人机飞手”包揽全区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金银铜奖项,“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厨师”等特色品牌带动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
“从‘家门口’的招聘会到‘云端上’的政策解读,从零工驿站的精准对接到劳务协作的向外拓展,从技能培训的量身定制到劳务品牌的引领带动,我们已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县内县外联动、品牌引领带动、技能培训支撑的现代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平罗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效能,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就业质量持续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动力。(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