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建设新海原 -> 文字头条
海原县特色产业发展劲头足
2025-02-20 14:25:09   
2025-02-20 14:25:09    来源:中卫日报

  春节刚过,海原各地勤快的农民已经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我去年种了1500亩小杂粮。‘海原小米’入选‘国字号’农产品目录,有了这个金字招牌,小米不愁卖。县上还鼓励种藜麦,藜麦近年来越来越受客商的关注和认可,市场前景大,种植效益高,我也种了不少。”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村民潘正宏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小杂粮种植大户。连日来,他每天都要到地里察看地冻情况,确定春播时间。

  近年来,海原县聚焦“一主四特”产业,发展高端肉牛主导产业和小杂粮、马铃薯、枸杞、瓜菜等特色产业,优品类、提品质、延链条、打品牌,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2024年,全县完成小杂粮种植31.2万亩,产量4.19万吨,产值1.63亿元。

  眼下正值西瓜、甜瓜育苗的关键时期,海原县各乡(镇)温棚育苗陆续开始。在三河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海原县宇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的大棚里,育苗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预计今年西瓜、甜瓜育苗300万株。”宇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天松说。

  据了解,海原县共有设施大棚5808座,育苗面积约127亩,育苗1990万株,可移栽面积达23600亩,育苗工作预计5月完成。眼下,幼苗长势良好,以甜瓜、西瓜、小番茄、辣椒、茄子等为主。“这些年,我们打造了清水河流域优质枸杞产业带、苋麻河中河流域高端肉牛产业带、福银高速两侧瓜菜产业带。去年我们第一产业产值比上年度增加4020万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280元。”三河镇副镇长罗少义介绍说。

  西瓜种植是关桥乡罗山村的传统产业,但这几年西瓜的行情时起时落,村民们尝试着“换个赛道”。“去年县上号召大家种小番茄,很多人转不过思想,我们20多户带头先种了。结果我们的小番茄远销上海、南京这些大城市,紧俏得很。”村民周安奇说,去年,他带着26户村民种了450亩小番茄,毛收入450万元。今年,附近几个村的20多户村民也加入种植小番茄的队伍,打算再种600亩小番茄。

  去年,海原县全县小番茄种植面积达3950亩,通过设施拱棚小番茄规模种植实现订单生产,延伸了产业链条,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联农带农机制,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去年海原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10%,增加值21.18亿元。其中“一主四特”产业全年总产值达到17.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3%。今年,海原县将继续做实“土特产”文章,抓实闽宁协作、华润定点帮扶,在七营、贾塘、郑旗等乡(镇)示范推广中药材、菌菇种植,引进中药材仓储与初加工设备,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大力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服务模式,高质量推进130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17家以上。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 刘立涛 范本哲)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