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原县李俊乡团结村以“秀美团结·生态农庄”为党建品牌,依托特色旅游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和创收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了党建强、人才聚、文化丰、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
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出成果、有特色、攒后劲的动力之源。团结村大力实施党组织“强基”、党员队伍“铸魂”、党员作用发挥“提效”行动,投资94.67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和改扩建,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向加强管理、高效利用、发挥作用转变。全面落实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为15名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引导党员根据岗位职责开展志愿服务、承诺践诺等活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为群众做好表率,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团结村打好盘活资源牌,利用闲置的团结小学,投资259.31万元建成俊泽源生态油坊。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监管+能人生产经营+村村抱团发展+联农助农”模式,坚持“生态、健康、安全”的销售理念,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陈庄自然村移民迁出区17亩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下养殖,先期养殖土鸡2000只,收益5.81万元。利用本地生态优势、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投资551万元,实施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民宿服务、研学休闲、避暑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旅综合体,进一步激发活力,实现产业增效、土地增值、农民增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团结村把选优乡村“生力军”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目标,储备后备力量4名,目前已将2名成熟可用的村级后备力量纳入村“两委”班子。始终秉持“党建有深度、网格有精度、服务有温度”的三度融合理念,推动形成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将表现突出的党员、群众确定为网格员,为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上门代办服务。尤其针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网格员定期“敲家门”,查看身体状况,帮助打扫卫生,了解困难诉求,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团结村积极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连续两年评选15名“好婆婆”“好媳妇”“移风易俗示范户”“最美劳动者”,通过榜样选树和模范带头,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让群众学有目标、比有榜样,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扎实开展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弘扬“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 刘立涛 范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