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包存文
人物简介:
包存文,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总工程师。
包存文
我的老家在青铜峡、永宁和利通区的交界处。回老家看望父母家人,不论是从青铜峡火车站、还是从银川火车站倒车,都需要在下火车后改乘大巴,再改乘三轮车,有时还要步行5公里才能到汉延渠边的老家。这一趟,至少得花费3小时。
这几年到东部省区出差乘坐动车时,脑海中总会浮过梦想:老家何时能开通动车?从银川坐着动车上北京、到沿海,那是多么美(mia音)气的事!
这是我的梦想。但有时不敢想,因为梦想太远。就连银川到兰州,400多公里的路程还得乘坐9个小时的火车。
修高铁、坐动车,我想,这既是老家人们的梦想,也是所有宁夏人的梦想吧。
一个是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一个是国家名片、民族自豪。二者似乎没有直接关联!看着祖国高铁里程近年来的不断增长,白龙(指动车)却迟迟到不了家乡,宁夏人着急。
直到2016年,这个梦想开始起航。
从彼时起,我有幸加入一个新的团队:宁夏城际公司,参与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建设,为家乡修高铁。
身为宁夏人,参与家乡首条高铁建设,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说实话,除了铁路建设行业特有的责任和压力外,因为宁夏人修宁夏的路,我还有激动和兴奋。两年来,不论在办公室,还是在施工一线,自己都是一个幸福的行者。行者,是因为我和单位同事、和参建各方经常在工地行走,奔前忙后,我们共同听取社会各方意见、改进不足,共同严控质量、确保安全。幸福,是因为我是680万宁夏人中幸运的那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机会参加家乡的首条高铁建设?而这样的“压力”,谁又不乐意承担呢?
白驹过隙,梦想渐圆。两年里,为家乡修高铁的自豪感,在我心中也渐变为一种感谢——
两年来,我看到监理、设计、咨询、施工单位的职工,还有物资供货商、检测单位的职工,他们离家千里、投身宁夏高铁事业,有的人一年只回一次家;
两年来,我看到劳务工无畏严寒和酷暑,在桥梁、路基上,在高温下、风雪中,就着馒头咸菜,只为争分夺秒;
两年来,我看到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的职工们,在提前介入中以零点几毫米的标准整治轨道,这样的敬业精神和高超技艺,令人叹服;
两年来,我还看到过铁路、地方政府各级领导为了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建设有序推进运筹帷幄、超前计划,高效决策;
……
作为一个宁夏人,回望两年的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建设之路,我深深感谢参与建设的人们。这是一个东道主必须有的感谢。
是他们,让动车越来越走近利通区,走近红寺堡,走近永康,走近中卫。我的家乡,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中,在全域旅游、奔梦前行中,也必将因高铁而得到质的飞跃。
工程还在继续,我要唱好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的建设之歌。这首歌的主旋律,除了进度,就是质量和安全。我想,这是参建各方的共同奋斗目标。
加油,铁路人!加油,宁夏川!(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徐静 /采访整理 杨洲/图 马建宁 杨泠然/视频)
链接: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
“十三五”期间,宁夏在建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银西高铁(宁夏段)、中兰高铁(宁夏段)和拟建银包高铁宁夏段及银巴支线、宝中铁路扩能改造(固原至中宁段)等高速铁路总里程约700公里,总投资约680亿元,需筹措资本金约230亿元。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作为自治区铁路出资人代表,负责宁夏境内高铁项目资金筹措和建设协调推进,目前已筹措到铁路建设资金138亿元,在建铁路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
建设中的城际铁路
建设中的城际铁路
杨滩村跨定武高速特大桥
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是宁夏首条城际铁路、高速铁路,投资估算总额136.15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北起吴忠市,向南沿京藏高速经关马湖和滚泉,穿越牛首山丘陵区至中宁东设站,向西沿黄河南岸经宣和至中卫市,新建线路全长135公里。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八纵之一”。它不仅是连接吴忠、中卫两地的高速通道,更是形成京呼银兰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银西高铁共同构成宁夏内联外通、通边达海的黄金通道。该项目建成后,银川至兰州可实现2小时到达,中卫1小时可到首府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