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六十年@宁夏朋友圈 -> 第三期
宁夏新闻网“60年@宁夏朋友圈”第三期
周一新:宁夏给了我艺术的滋养
2018-09-07 10:52:09   来源:宁夏新闻网

  人物简介

  周一新,1970年3月生于宁夏,祖籍浙江永康,199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宁夏书画院院长,宁夏美术馆馆长,宁夏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5年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被自治区评为“313人才”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一批”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塞上文化名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

 

QQ图片20180808181226_副本.jpg

  大批外来美术人才扎根宁夏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最近,宁夏书画院正在积极筹备庆祝宁夏成立60年大庆的画展。我还不到50岁,让我来谈宁夏成立60年来的美术发展,深感惶恐。但因为我在宁夏书画院院长岗位上已经工作7年,所以对宁夏美术事业的发展还是有所了解。

  说到宁夏美术事业发展,我认为大环境一直很好而且发展得非常快速、健康。建国前,宁夏的美术土壤比较贫瘠,和文化大省相比,人家的艺术史上溯渊源都成百上千年,宁夏可考的美术史才短短几十年,虽也有可取之处,但总体乏善可陈。建国以后,这种状况得以改变,很多美术工作者来到宁夏,为宁夏这片土地培育出了艺术之花,奉献了青春年华。比如担任过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的曾杏绯先生、刘正谦先生,他们都是从外地来到宁夏的,给宁夏的美术书法发展带来了春天般的蓬勃生机。

  回顾这60年,宁夏不但培养了很多艺术家,还在全国的各类美展活动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展示了宁夏画家的风采。以宁夏书画院发展的历程作为参照,我发现在这60年当中,宁夏美术界老辈带新辈的优良传统从未间断。

  宁夏美协名誉主席张少山先生前几天举办了一个绘画回顾展,并且在石嘴山和吴忠市都相继举行,展出了200多件作品,涵盖了国画创作的多种题材,令我深有感触。张先生是1963年从天津美院毕业来到宁夏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宁夏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93年,我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作为一个美术青年也得到了张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像他这样外来支宁的老艺术家的带动和帮助下,宁夏本土艺术家迅速成长,尤其现在,国家对传统文化建设非常重视,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文化艺术的整体支持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因此,我对宁夏的美术环境很满意,因为我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成长的。

QQ图片20180808181235_副本.jpg

  七八十年代艺术氛围就很活跃

  我的父母都是1958年从浙江支边来到宁夏的,1970年,我出生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大武口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外乡人,都是支宁来到宁夏的。

  我从小喜欢绘画,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送我去大武口文化馆学习绘画。学习绘画在今天不足为奇,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这条道路来培养孩子,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武口这个小城市,我父亲是为数不多作出这样选择的家长,我今天能以绘画为职业,非常感谢父母对我的培养。

  后来工作后才知道,那时候的宁夏美术事业尤其石嘴山的美术状况非常好,我当时接触的美术教育的老师,现在对他们的名字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是来自天津美院的何凡老师、鲁迅美术学院的李子建老师和姚家树老师,这些老师在我学习绘画的道路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石嘴山的美术氛围一直非常好,美术活动很多,所以我每个假期基本都是在大武口文化馆度过。10岁那年,父亲送我去学画,我是最年轻的学员,还是被破格录取的,因为其他都是成年人。

  今天很多人问我,你生活在银北一个小城市,怎么会对绘画感兴趣,而且还能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我说,你低估了宁夏的美术教育环境,也低估了我生活的那个小城市的美术教育环境。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嘴山在宁夏美术界非常活跃,我经常可以在街头看到李子建老师在街头画巨幅广告画,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内容主要是政治宣传题材,都是大幅的素描或宣传画,更新速度非常快。

  当时,何凡老师、李子建老师和姚家树老师都在大武口文化馆任教,当时每个寒暑假都是爆满,完全公益性质不收费,学员积极性非常高。那时学习绘画没有功利目的,不是为了成名或卖画,完全是出于喜好,很单纯,我在那里看他们画国画、版画,宣传画,现在想起来还心潮澎湃。

  一本连环画缔结一生艺术之缘

  那时,在一个小城市里不可能像在大城市,可以依傍图书馆或艺术馆,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能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地方只有书店。周末,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书店,这是我小时候非常盼望的事情,就像今天进一趟博物馆的感觉一样。那时的连环画、年画给了我很多滋养,现在想起来,我对艺术的憧憬就源于那时候。

  人们常说缘分,当时,就是书店里的一本连环画,让我认识了日后的恩师——戴敦邦先生。那时我只有10岁,在柜台里看到薄薄一本连环画《逼上梁山》,小时候,父亲给我讲了很多水浒故事,所以,翻开一看就知道画的是水浒故事,我和水浒结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那本连环画只有16页,是全彩的。现在小孩子看彩色印刷书籍不足为奇,但是那个时候全彩印刷非常少见。这本连环画非常独特,不仅全彩,而且画风、故事都是我最喜欢的,打开书的同时,我也就记住了绘画作者——戴敦邦先生。

  在大武口的书店,能有这样一本小画册,真是难得,得到它对我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巨大。不仅通过此书学习了戴老师的画风,也对自己进行下一步的艺术追求奠定了一个基础。大学毕业后, 我去上海找戴老师,拜他为师,到现在追随老师二十多年。

  这本书到今天我还珍藏着,平时还会翻一翻,临摹它,冥冥之中,我和名著《水浒》的缘分就开始了。

  十年磨一剑获得全国美展银奖

  2004年,我创作的国画《水浒忠义堂》荣获全国美展银奖,这背后是我长达20年的努力,这也是建国以来宁夏画家在全国美展获得的最高荣誉,外界评价说它改写了宁夏的美术史。

  这幅画,我画了一个月,但是为此我整整准备了10年。毫不夸张地说是十年磨一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传统绘画,喜欢传统题材,尤其喜欢《水浒》,我的老师戴敦邦先生也是全国非常有影响的画水浒的高手。在96版的《水浒》电视剧中,拉开序幕的是水浒人物的定型造型图,那就是戴老师完成的,当时轰动大江南北。

  我一直喜欢水浒故事,1993年大学毕业后, 我就在想怎样画自己心目中的水浒人物。因为把108位好汉画在一起难度很大,名著中每个人物的相貌、个性、特征都不同,所以要先过造型关。我画的108人,有前有后,有主有次,每个人都经过仔细推敲,先画好108人,再把他们有机的组合起来,最后定的题目叫《水浒忠义堂》。这幅画的创作时间不到30天,可是准备工作却很长。画名著的难点在于,自己首先要对名著进行深度理解,因为是名著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人人心中都有自己认可的人物形象,就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这10年,我从文学积累、历史知识、绘画技术方面精心准备,耗费了巨大心血。

  宽松包容的艺术氛围值得传承

  当时获奖之后,有人问,你画的又不是现实题材,只是一个古典名著题材,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奖项?我考虑,是因为我采用了非常传统绘画形式——中国特色的白描手法。貌似简单,实际技术难度很大。

  此次获奖对我继续研究传统绘画给予很大信心,今天,我依然在探索传统绘画方法。我除了担任宁夏书画院职务之外,还担任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年会带两三个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绘画的魅力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宁夏虽然小,但是的美术氛围很好,有海纳百川的气势。宁夏美术圈子没有过重的历史包袱,也没有地域限制,总体丰富多彩。既有像我这样走传统绘画道路的,也有比较前卫、追求现代绘画艺术的。宁夏没有因为小就品种单一,比如版画,虽然创作的人不多,但是影响力很大。宁夏美术馆在收藏品中,有单独收藏宁夏版画家作品,等宁夏美术馆开馆时, 我有信心给宁夏人民推出一个比较好的版画展,这也是对宁夏美术事业的一个肯定或贡献。

  我大学在西安读书,不可避免会受到长安画派的影响,但由于父母都是浙江人,所以也对浙派艺术很感兴趣,同时我的老师戴先生又是上海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和认可,从来没有因为我没有画所谓的西北画风受排挤,所以我觉得宁夏的美术环境一直非常包容,这也给宁夏美术事业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让青年画家层出不穷。

  2011年,刚41岁的我有幸担任宁夏书画院院长,是全国画院院长中年轻的一位,至今还是全国最年轻的。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宁夏艺术氛围非常宽松,给了我很多机会,这在其他地区或许很难实现。取得今天的成绩,我非常感念宁夏给了我艺术的滋养,感念宁夏美术前辈们给我的帮助和指导,感念戴敦邦先生的关爱和不遗余力的教导。

  相信未来宁夏美术一定会越走越好。(记者 蒋萍/采访整理  葛龙/视频)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杨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