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隧道。
1996年5月,宁夏“八五”重点工程——六盘山公路隧道(简称“六盘山隧道”)如期贯通。
六盘山隧道是312国道穿越六盘山的主干道,属欧亚大陆桥最重要一段,是西部贫困地区41个县、3600万群众与内陆发达省份连接的重要通道。隧道建成后结束了陕、甘、宁三省区人民翻山越岭过六盘山的历史,也结束了六盘山自古以来随山附形修筑道路的历史。
国道上最难走的路段
“在六盘山隧道没有修建之前六盘山是312国道上最难走的路段之一。这里山高路窄、坡陡弯急,尤其遇到冬季雪天,路面结冰导致过往车辆堵塞,直接影响到交通畅通。”固原公路分局规划统计科科长吴继礼说。
六盘山隧道管理处和固原公路分局没有合并之前,吴继礼曾任六盘山隧道管理处生产技术科科长,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312国道六盘山隧道通车前后的变化。
312国道是我国连接华东、华中、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市,全程4967公里,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8个省市自治区,是全国最长的国道干线。其中,六盘山路段又是联通西部贫困地区与内陆省份的重要通道,是宁夏途经兰州通向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六盘山路段东起泾源县和尚铺村,西止隆德县杨家店村。在没有隧道之前,六盘山路段以盘山路为主,上下山有20多个弯道。”吴继礼说。
为了解决翻越六盘山的交通瓶颈,交通部将修建六盘山隧道纳入规划。
六载天险变通途
六盘山隧道于1990年立项,1991年6月开工建设,工程总造价1.7亿元。
“六盘山公路隧道处地质为暗红色钙质砂岩、泥岩,集修建隧道诸多不利因素于一身。”吴继礼说,六盘山公路隧道海拔高、气温低,年最低气温在零下25.7℃至零下28.7℃,最大洞深1.13米-1.37米,常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构造断层、逆断层和破碎带分布,围岩自稳定性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给隧道修建带来一定难度。加之当时施工工艺和技术比较落后,修建隧道难上加难。
六盘山隧道由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武警交通第五支队承建。六盘山隧道作为当时高海拔长公路隧道,从动工伊始,参与设计、承建、管理的每家单位都不敢掉以轻心。“尽管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塌方、冒顶、涌水等现象仍不时发生。”吴继礼说。
经过6年艰苦建设,六盘山隧道终于于1997年3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建成后的六盘山隧道全长2385米,宽9米,高5米,是西北地区当时洞截面最大、洞内里程最长、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公路隧道之一。隧道开通后缩短山路里程6.7公里,降低公路高程500多米,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车辆行驶时间缩短1小时40分钟。
六盘山隧道属于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隧道,为双向行驶混合通行,隧道内配置有通风、照明、消防、通信、排水等设施及反光标志。隧道呈东西走向贯穿六盘山脊,区域山体东陡西缓,西高东低,洞口高差57.24米。
六盘山隧道建成运行后,免除了翻越六盘山的28个回头弯,消除了欧亚大陆桥上的一个梗阻点,使昔日“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天险变通途。
吴继礼介绍,六盘山隧道设计日均车流量3000辆次,最大车流量5000辆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车辆逐年增加,至2016年,日均车流量达到8000辆次,突破设计最高数据。“每逢节假日高峰期,日均车流量超过万辆次。这样的交通流量一直持续至2016年G22线青兰高速六盘山特长隧道建成。”
隧道加固保安全
六盘山隧道建成通车后,由于六盘山地质及水文原因,隧道地面及混凝土衬砌渗漏水十分严重。2002年,由中铁十三局对隧道4段共计590米严重渗漏水的段落进行治理,效果明显。2012年1月11日凌晨,六盘山隧道在运行15年后,隧道内发生局部混凝土衬砌脱落。事发后,固原公路分局连夜紧急封闭交通,制定应急抢险方案,聘请中交第一勘测设计院对全隧道进行全方位体检,在短短的4个月内,对二衬坍塌段进行维修加固,对裂缝严重段采用钢拱架临时支护,保证了车辆的正常通行。2014年年初,六盘山隧道内又出现局部掉块脱落现象,随后依据检测结果,对六盘山隧道临时加固。
六盘山隧道历经风雨走过二十载。受限于始建时工程技术、工艺水平等因素,隧道安全隐患逐渐暴露,由于钢筋腐蚀出现掉块、脱空等问题,已无法满足通行安全要求。2016年,交通运输部专家对隧道进行了安全评定,隧道被列为特危隧道。为此,自治区交通厅对隧道进行维修加固,并在2018年4月完工。由于改造工程是在原有的隧道建筑限界上进行加固,改造后隧道建筑限界变小,隧道内路面现为7.2米,且隧道为单洞双向通行隧道,大型货运车辆在隧道内会车时间距小,容易发生剐蹭。为确保行车安全,六盘山隧道维修加固开通后全程限速,为每小时40公里,并在隧道东、西进出口和隧道中段安装限速抓拍摄像头。为了防止因火灾或危化品泄露发生重特大事故,禁止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对30座及以上的客车进行管控。
延伸阅读
六盘山特长隧道,位于青兰高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过境段的东山坡至毛家沟路段(东毛高速),是青兰高速公路(国道22线)控制性工程,隧道东西连接泾源和隆德两县,全长9.485公里,双洞全长18.97公里。(记者 剡文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