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展示剪纸作品。
家住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二一七社区的高忠敏、李洪学老两口,是社区里的热心人,更让年轻人打心眼里敬佩的是,二老虽然年逾八旬,还是手工达人,爱动手、爱动脑,会用鸡毛做羽扇送邻居,过春节的时候也会亲手扎灯笼。二老玩得最溜的就数剪纸了,自从2011年高忠敏喜欢上剪纸后,一张张红纸经二老的构思剪裁,变得妙趣横生、寓意十足。这不,今年为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二老特意剪了一幅献礼作品,9月3日,记者慕名前往,先睹为快。
15个元素各有寓意
在两位老人家,记者见到了这幅剪纸作品,长145厘米、宽85厘米,有汉字、花鸟、植物等多种形象,细细数来,足有15个元素。
“最上面有1958和2018两个数字,主题是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篆体字,两个数字中间的小画是‘喜鹊登梅’。”李洪学指着剪纸上的各种造型向记者介绍,作品里的葡萄、石榴、桃子等都有意义,比如石榴寓意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牡丹寓意富强,荷花寓意和谐等等。
“这是老头子构思的,按照他的想法,我们寻找素材,先用铅笔描摹好,再用剪刀和刻刀开始创作,希望能用这幅画致敬我们团结奋进的新宁夏,致敬取得伟大成就的60年。”高忠敏说。
老两口联手创佳作
记者了解到,李洪学、高忠敏都是宁夏核工业地质勘查院的退休职工。2011年,原本喜欢打拳、跳舞的高忠敏,第一次拿起剪刀试着创作了一副作品为党的生日献礼,没想到这幅作品在全区离退休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艺术节上获得剪纸类三等奖。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让老人对学习剪纸更有信心。对于老伴的新爱好,李洪学十分支持,献计献策。几年下来,两位老人的多个作品在全区政法系统及区市比赛中荣获奖项,现在家中悬挂的十余幅剪纸都是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创作的,有歌颂党和国家的“共筑中国梦”,也有表现家庭和谐的“一家亲”。
“现在,我们还打算再创作一幅展现宁夏六十年建设成果的剪纸,只是还没想好具体选择哪个方面来表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每一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得好好想想。”李洪学说。(记者 李奕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