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坡头坐着羊皮筏子漂流、到志辉源石酒庄品一杯葡萄酒、逛逛银川当代美术馆、仰望无人区的星空……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的含义变得更为宽泛,行业关联度也变得更高。
自治区“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融合文化、农业、工业、体育、地产、水利、林业、商贸等多产业、多行业,构建以旅游业为引领,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在“旅游+”的领域内,与文化、农业、体育、商贸的融合体现得较为明显,而如何做好旅游与工业的“加法”,政协委员纷纷献策。
现状与资源
我区工业旅游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优势旅游文化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利用,打造工业旅游精品,将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宁夏,发展工业旅游绕不开石嘴山。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老重工业基地,是国家“一五”期间布局建设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宁夏工业的起源地。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根钢丝绳都产自于石嘴山。
钢铁厂、煤机一二三厂、石炭井矿区等一批工业遗址遗迹,记录了石嘴山工业发展历史,见证了石嘴山人艰苦奋斗的历程,是独具特色的宝贵的工业旅游资源。
目前,仍在银汝铁路上运行的7524次列车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绿皮车,本身既是一个工业旅游最好的体验物和核心吸引物,又为开发工业旅游解决了最大的交通成本问题。其运行线路一直延伸到石炭井、汝箕沟等贺兰山腹地,也是一条经典的工业旅游线路。
对策与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将工业旅游置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层面,规划开发模式,丰富产品内容,完善健全配套设施,加强示范引领,进一步扩大我区工业旅游的知名度。”强海峰委员建议,以游客“参观”模式开设游览线路,将企业厂容厂貌、生产工艺、企业产品、企业文化等部分展示给游客,提高游客对产品生产加工的认知,将工业旅游接入全域旅游线路。企业在项目设计上可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辟特定的生产场所提供给游客有偿使用;通过设立专供游客通行的参观通道、交通工具等方式方法,确保“产”“游”互不干扰。
蔡爱东委员建议,将石嘴山市惠农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支持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和平罗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助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加大对石嘴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A级景区提升改造,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马平安委员建议,应发挥石嘴山市独特的工业品牌优势、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支持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设立工业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向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予以倾斜;将已停止生产且复产无望、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遗址划拨给石嘴山市,通过对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及露天矿坑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工业特色的旅游景点,发展工业旅游,促进石嘴山市转型升级。(记者 李 徽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