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球员在比赛中拼抢。
7月9日,宁夏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乙组足球比赛在吴忠市黄河奥体中心1号足球场上演。
经过风驰电掣般的攻守转换,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代表队在终场补时前两分钟绝杀银川市西夏区代表队,以1比0夺冠。
这是继今年5月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足球比赛后,两队第二次相遇。最终,大武口代表队笑到了最后。
这块含金量十足的金牌,诠释了大武口区校园足球发展的成效,也展示了我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活力。
当日16时许,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建队两年的大武口区队和建队一年半的西夏区队没有任何试探便开始了对攻。
“小组赛和淘汰赛我们已经派人详细记录了大武口区队的整体技术特点,针对该队中前场球员的习惯和跑位进行了重点布防。今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足球比赛上,两队在5、6名排位赛中碰过面,遗憾的是我们1比2输给了对方,相互之间非常熟悉。”西夏区队领队郑翼祥说。
大武口区队整体站位均衡,采用当前流行的“4231”易守善攻的全攻全守战术,而西夏区队采用前场一高一快的“451”防守反击战术。
一支队伍在牢牢控制中场上做文章,一支队伍在后卫线防守上滴水不漏。
随着时间推移,西夏区队主要通过中前场长传冲吊找前锋“快马”7号队员。而大武口区队主要通过中前场10号、9号、8号等影锋与前锋之间娴熟的短传配合,寻找破门良机。
小组赛受伤的大武口区队后腰队员曾昱锦在观众席上很活跃,不停为队友呐喊支招;一旁,来自阿根廷的外教克里多次鼓励队员尝试菱形站位,鼓励队员禁区内渗透配合。
“大武口区队的组织型中场10号队员,技术明显较其他队员高出一大截,控球娴熟,传球精准,善于调动防守队员,在快与慢中拉开了进攻空档,这是个好苗子。”观赛中,来自吴忠市利通区的足球教练马忠连连惊叹。
大武口区队的10号队员舍文飞今年15岁,从小酷爱足球,每逢周末便苦练盘带技术。比赛中,西夏区队两名防守队员都无法从他脚下断球。
有了舍文飞的精准传球,打前腰位置的队员张田雨多次威胁到西夏区队的球门。庆幸的是,西夏区队守门员多次化险为夷。
上半场结束,双方互交白卷。
“对方体能出现了状况,已经有队员抽筋了,抓住机会,不要着急,相信自己,多打中路,相互配合。”大武口区队领队张建伟叮嘱队员。
“两翼要齐飞,多打边路,突破防守队员后一定要起高球,发挥咱们高中锋的优势,争取拿下对手,争取不要打加时赛。”西夏区队领队郑翼祥一再安顿队员。
下半场比赛开始不到1分钟,大武口区队通过快速转移球突破对方防线,6号队员在禁区内扯开空档打球门死角,遗憾的是足球擦着门框而出。
5分钟后,大武口区队员舍文飞摆脱防守队员传出一个低平球,西夏区队员反越位失败,大武口区队9号队员摆脱防守队员后起脚搓射,被西夏区队守门员奋力扑出。
比赛进行到第10分钟,大武口区队9号前腰通过与前场队友的娴熟配合,一脚精彩吊射,无奈足球被球门立柱弹出。
错失3次良机,球员们有些泄气,张建伟大喊:“坚持住,进球往往在终场前。”
补时3分钟!裁判举起补时牌。
终场前2分钟,西夏区队15号队员的一个破坏性防守动作,铲倒了对方10号球员,裁判出示了全场比赛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黄牌,警告了15号队员,并判给大武口区一个前场任意球。
“站好位置,注意协防。”全场比赛发挥异常出色的西夏区队守门员大声招呼队员站位防守。
裁判哨声响起后,舍文飞准确将球传到西夏区队球门点球点附近,皮球落在了大武口区队9号队员脚下。
该队员一个假动作摆脱身后防守队员,右脚推射将球打进。
“球进了!”场上队员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随后2分钟,西夏区队频繁快速转移球,通过长传冲吊战术希望将球打进对方大门,但都被防守队员化解。
随着裁判终场哨响,全场比分定格在了1比0。(记者 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