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大课间铃声刚响,师生们便从教室奔向室外活动场。有氧跳绳、跳韵律操、练八段锦……到处是快乐闹腾的身影,校园里欢声笑语不断。“双减”之下,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些特色课程和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撬动了农村学校体育特色发展。 “滚桥、发力、防守、收紧!”教练在场下奋力发令,孩子们在场上拼命和对手抗击……这样的场景,在利通区扁担沟中心学校的摔跤室每天都能见到。推动“双减”以来,该校创新载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享受“双减”落地带来的快乐。 “咚咚锵,咚咚锵……”每天15时30分,随着鼓乐欢快的节奏声,两条色彩艳丽的“巨龙”开始在校园里蜿蜒翻腾,十只神气活现的大小狮子跳着“行礼步”“麒麟步”时而腾起跳跃,时而摇头晃脑,这是深受秦渠中学学生欢迎的课后舞龙舞狮表演课程。该校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开展有文化、有品位、有内涵的课后活动。 “传球,快……”“加油……进了!”春日暖阳下,在利通区第十一小学的绿茵场上,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正在进行。近年来,该校把足球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之中,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奋勇拼搏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推进了校园足球发展。同时,设立跳绳、呼啦圈、小篮球、拔河、年级篮球、田径对抗赛等体育特色校本课程。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利通区教育局局长周茂表示,各中小学要通过体育课的课程创新、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健康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水平和体质提升。(宁夏日报记者 蒲利宏 见习记者 张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