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近日,客户陈女士到银行沟通信用卡协商还款事宜,并希望得到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到,陈女士在东莞经营一家小规模外贸公司,这几年由于国际形势变化、海运物流等因素影响,导致订单量减少,去年企业也关停了。陈女士本人也因收入下降导致名下多张信用卡还款困难。陈女士通过网络平台看到有自称专业“债务顾问”可以代理优化债务。陈女士加了对方好友后,对方简单询问陈女士负债情况后,承诺可以“重组债务”“代理维权”,并自称代理多家银行的停息挂靠、减费让利业务,还向陈女士发送成功案例截图。
在陈女士向对方支付了“法务咨询服务费”后,对方要求陈女士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办卡预留信息,并将办理信用卡时预留的手机卡邮寄给他,由他对银行进行恶意投诉,并要求陈女士停止还款、拒接银行电话、拒绝与银行协商还款。
此后,陈女士长时间得不到所谓债务减免的结果,反而收到多张来自银行信用卡逾期欠款立案的法院传票。于是,她发微信给对方,发现已被对方拉黑,这才到银行寻求帮助。
听了陈女士反馈后,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协助客户进行核实,在确定该客户遭遇了非法黑灰产中介代理维权诈骗后,协助客户及时向当地辖区派出所进行报案。
■案例启示
“代理维权”风险有哪些?
1.财产安全风险。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承诺等手段,诱骗消费者支付高额“代理费用”或“咨询费用”,导致消费者经济损失。
2.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不法分子通常会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这些信息可能被泄露或倒卖,给消费者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3.征信污点风险。不法分子会教唆消费者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可能会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征信。
■防范指引
1.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增强对“代理维权”黑灰产的防范意识。在遇到债务或信用问题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寻求帮助,避免轻信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
2.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应妥善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将敏感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
3.依法理性维权。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应依法理性维权,可向相关部门反馈或寻求法律援助。在维权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避免采用违法违规的手段。(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