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全区开展反假货币线下宣传活动1870余次,受众达80余万人,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取得良好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人民币发行为人民’的工作理念,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立足机构网点、聚焦宣教目标群体,练好反假货币内功,常态化开展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处长孙登云介绍,立足群众身边发生的典型假币案例,该行从“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提取出17个关键知识点并选择17家金融机构制作“微课”短视频在区内各网点播放。同时,以网点厅堂为阵地,张贴反假货币和防范虚拟代币风险的宣传海报、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目前,已分发推广反假宣传资料56万份、防伪反假防范虚拟代币风险视频共20个、短信及微信公众号等推送量达到50万,反假货币宣传覆盖面不断提升。
“大爷您看,真币左边空白的地方有毛主席水印像,线条非常清晰”“小朋友你们看这条线,真币的防伪条变换角度会显现不同的颜色”“最普遍的辨别方法就是眼看、手摸、耳听”……在宣教目标群体上,该行对于“一老一小”格外关注。聚焦老年人群体,该行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制定“适老化”等定制化金融服务,在厅堂开展反假货币小课堂、微沙龙,消除老年人“学习鸿沟”。聚焦青少年群体,该行组织金融机构走进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回小等学校,开展“爱护人民币、争做反假小超人”反假货币知识进校园活动,并向同学们捐赠实用的反假宣传用品。
该行联合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汇聚“反假”力量,共同举办“反假货币知识电影下乡”“人民币知识流动宣传车”“金融夜校入乡进村”等反假货币知识进乡村活动30余场次;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把人民币现金服务知识送到“最后一公里”,切实引导群众守护好“钱袋子”。(宁夏日报记者 陈瑶/文 图片由人行银川中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