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是一座文化历史名城,也是革命老区。2002年7月撤地设市。全市国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四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6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14.8万39个民族群众生活在这里。
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秦昭王就在这里设立了乌氏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曾有七朝在此设州建郡。是远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分布着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荣获“中国文学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殊荣。
红色资源富地。一首名扬中外的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一回载入史册的将台堡胜利会师,一段传为佳话的“单家集夜话”,一场别有意义的青石嘴战斗,一次将台堡新长征路的伟大号召,让固原深深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西部生态屏障。六盘山是国家生态安全“两屏三带”的重要节点、西北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黄河支流泾河、葫芦河、清水河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荣获“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城市”。
旅游避暑胜地。六盘山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之精华,有红色革命遗迹、石窟地质公园、历史化遗迹、乡村民宿文化等旅游资源,是古丝绸之路和长征路上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花卷是固原四季的真实写照。
绿色产品基地。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大气、土壤、水源洁净,“天生丽质”的自然禀赋成就了马铃薯、冷凉蔬菜、固原黄牛等西部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是中国“冷凉蔬菜之乡”“马铃薯种薯之乡”“六盘山黄牛之乡”。
天生丽质难自弃!固原宛若一位亭亭玉立少女,从历史中走来,向繁荣中走去。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横跨宁夏泾源、隆德、原州区两县一区,总面积6.78万公顷,主峰米岗山海拔2942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平均气温5.8℃,年降水量676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70%,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
≫≫≫点击链接查看VR全景≪≪≪

宜居彭阳生态美。

金秋时节,万亩梯田黄绿相接,各种作物长势喜人,从空中俯瞰犹如大地的指纹版震撼、壮美。

山城固原处处是景,彭阳县草庙乡,整齐的农民新居被绿意盎然的梯田包裹其中,一幅乡村振兴的魅力画卷跃然眼前。

清晨,泾源县城上空罩着乳白的平流雾,仙气飘飘。

森林、峡谷、草甸、溪流、松林……云雾缭绕的六盘山宛若仙境。

秋渐佳境,山河尽染。

六盘山下,一望无际的设施农业温棚依次铺开蔚为壮观。

生态日益向好,绿水青山为乡村旅游打开了“方便之门”,山脚下一条贯穿村庄的公路两侧,农家院落、种植大棚、花果菜园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优美的精致备受游客青睐。

走进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追寻红色记忆。近年来,固原市发挥“单家集夜话”、“将台堡会师”、任山河烈士陵园、毛泽东夜宿乔家渠旧址等红色资源优势,特色文旅红红火火。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上,于2005年9月18日落成,于2016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五部分组成。

萧关,在今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城西北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清水河蜿蜒流过固原市原州区,河道两岸生态优美,风光秀丽,已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

漫步固原市区,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一步一景、一步一园、一步一广场,市民健身锻炼,乐在其中。

乡村振兴新面貌。

目前,固原市建成了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百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和五十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全市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9万头和190.1万只。
(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马楠 王洋 乔新宇 文/图/视频/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