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宁夏林草 -> 林草新闻
美丽新宁夏 绿洲千里行 | 石嘴山市:擦亮生态底色 守护碧水蓝天
2024-07-31 13:38:05   
2024-07-31 13:38:05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W020240731600174056173.jpg

  盛夏时节,石嘴山市处处可见流动的绿色,树木葱茏,湖泊绕城,山水相连。

  这座城,青山妩媚,绿水悠悠,天光云色相互映照。

  这座城,繁华绚烂,碧草萋萋,峰形树影错落交融。

  盛夏时节,漫步于石嘴山市的土地上,处处可见流动的绿色,树木葱茏,湖泊绕城,山水相连,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在城市中,天朗气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碧波荡漾,放眼四顾是纯净的“水之美”;苍树吐翠,登山远眺是怡人的“生态绿”。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石嘴山市城市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4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74%。

  如今,苍翠绿意已成为城市的底色,实现了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美好景象。石嘴山市正坚定地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于绿水青山间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百姓在享受生态福祉的同时,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W020240731600175302758.jpg

从空中俯瞰大武口区汇泽公园,绿树与湖水掩映成趣,美不胜收。

W020240731600177005232.jpg

平罗县玉皇阁经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后,景致焕新,古韵再现,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打卡地”。

W020240731600178808194.jpg

市民们在青山公园排练广场舞。

W020240731600179821574.jpg

  石嘴山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小微公园。同时把功能性和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不但铺设了绿化供水管网,还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亭台长廊、林荫休憩区、漫游步道、健身器材等。

W020240731600181255442.jpg

惠农区康乐园小微公园曾经是一块不起眼的小荒地,杂草丛生。如今铺好了小路,种上了花草,设置了凉亭座椅。

W020240731600182806410.jpg

  每天清晨,大武口青山公园就迎来了众多的体育爱好者,他们沐浴在朝阳下,或在健身步道上跑步、疾走,或三五成群踢毽子、跳广场舞、打太极拳……

  小微公园让生态与生活更美好

  七月的天,温热的风,放眼望去,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公园早已翠绿成荫。

  7月5日早晨,漫步于公园的小径,聆听自然的灵动,嗅起夏日的清新,深呼吸,令人惬意。市民在活动区内散步、健身、娱乐,享受休闲运动时光。跳广场舞、打乒乓球、唱戏听戏……市民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早已成为一道元气满满的风景线。“青山公园是我们大武口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以前经常带着孩子来公园玩耍。最近我刚从苏州回来,陪着家人来公园散步,没想到这么多年变化特别大。”与家人同游的市民孙艳说,现在的青山公园景色宜人,智能健身区域环境好、设备新,无论是休闲锻炼,还是文化体验,青山公园都是大武口市民的理想之地,它为市民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环境。

  小微公园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面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便利、良好的户外运动和活动场地,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按照‘山水共融、绿道镶嵌、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思路,结合老旧小区、商业街区、停车场等更新改造项目,按照‘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目标和必须毗邻居民住宅区的要求,统一规划布局,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公园。”石嘴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园林绿化科科长李广元介绍,在建设小微公园时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将湖岸线、沟道的保护利用,同完善“小珠串大珠”的城区公园绿地格局统筹考虑,整体规划,不断做优绿色生活空间,使得山水湖园相得益彰,坚持简约、实用、经济、环保的原则,综合考虑观赏、娱乐、休憩、文体活动等多方面需求,深入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绿化建设、管护全过程,推广运用节水绿化技术,统筹解决绿化用水和喷灌问题。

  “这里原来是一块不起眼的小荒地,杂草丛生。如今铺好了小路,种上了花草,设置了凉亭座椅。”附近的居民对石嘴山市惠农区康乐园小微公园纷纷点赞。自去年7月开放以来,每到晨昏时刻,都能吸引不少健身或遛娃的市民。

  平罗县玉皇阁经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后,景致焕新,古韵再现,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打卡地”。夜幕降临,崭新靓丽的灯光装扮了整座玉皇阁,从高空俯瞰,光彩别致、气势恢宏。

  “在小微公园建设中,把功能性和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不但铺设了绿化供水管网,还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亭台长廊、林荫休憩区、漫游步道、健身器材等,安装了景观灯、行道灯、草坪灯,种植了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等,适当点缀开花树种,打造优美的林冠线、草坪线。”李广元说,小微公园坚持“一园一特色”的建设主题,根据选址区域的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融入相关文化元素,集游览观赏、休憩娱乐、休闲健身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让民生福祉既有温度又有质感。

W020240731600183491235.jpg

  百米高空俯瞰被誉为“贺兰山下第一村”的大武口龙泉村,只见村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一条条蜿蜒纵横的乡村道路,把村子里的果园、菜地、水塘连成一片……阡陌交通,形成了前庭后院“微田园”特色。

W020240731600185217632.jpg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龙泉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W020240731600186411155.jpg

游客“扎堆”龙泉村,畅享欢乐时光。

  绿色生态引领乡村发展

  走进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一条条蜿蜒纵横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延伸至村庄深处,朱门黛瓦、素雅干净的农家院落、乡村民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漫步于乡间小道上,午后的蝉鸣打破了些许宁静,却又充满夏日的活力。

  “这几年,我们村子的变化翻天覆地,过去村里的发展停滞不前,好多人都外出打工,闲置房屋老旧、破损,人居环境脏乱差,甚至没有人会想起来这个村子的存在。”龙泉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建荣说,从2018年开始龙泉村开始利用蕴藏的生态环境价值,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龙泉村建立农户商户共同参与机制,集中推进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和贺兰山绿化等重点任务,通过村规民约、红黑榜、积分制、最美庭院评选等制度,强化了共建家园的内生动力。

  除了自然景观,龙泉村还深入挖掘乡村的生态农业资源。在2022年底进行老旧温棚提升改造,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每棚租金由2000多元增到1万元,引进新商户进行种植,富硒草莓、人参果、樱桃等特色农特产品增加了村民的人均收入。坚持生态优先,依托绿化、经果林综合发展,算好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账”。全村保留了百年以上的核桃、桑莓等古树100多棵,实施了贺兰山干沟周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种植山桃、山杏等7万余株。

  此外,龙泉村还对本村闲置房屋进行流转,改造成民宿、酒坊、体验馆等特色商户,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还能够感受到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商户入驻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提升了房屋的价值。

  通过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龙泉村成功地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兴旺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据统计,2023年,龙泉村接待游客量达到了1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了1600万元。

  “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龙泉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道路更加宽敞,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完成后山1200亩生态林的种植,全村绿化面积达90%,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漫步在乡间小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迷人的田园风光。”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董继龙说。

  一处处可喜的变化、一份份亮丽的答卷,见证了石嘴山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坚持全领域转型、全要素提升、全地域建设、全方位治理、全过程防范、全社会行动,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高规格、最大力度、最强举措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守牢生态安全底线,让石嘴山市在蓝天碧水净土间散发非凡魅力,使不断向好的生态环境逐步成为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发展基石。青山披翠,碧水蜿蜒,石嘴山市正和着“绿”动的音符在逐梦青山绿水的道路上铿锵迈进。

W020240731600187649076.jpg

在满坡绿荫的簇拥下,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身后的贺兰山更显巍峨。

W020240731600189824530.jpg

在石嘴山,有一种幸福叫转角遇见“绿”。

W020240731600190927088.jpg

  惠农区七彩园由火炬园、沙枣园、紫叶李园、丁香园、紫穗槐园、侧柏园、山桃园七种彩叶树构成,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绿的亮丽景观。

W020240731600192639127.jpg

公园、广场是人们游憩和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区内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

W020240731600193690948.jpg

  如今,苍翠绿意已成为石嘴山的底色,实现了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美好景象。

  出品人:景 瑜

  总策划:赵海虹

  策 划:连小芳 刘建华

  统 筹:王 猛 姜 美 马钦麟

  执 行:王晓龙 马 楠 徐 琳 李宏亮

【编辑】:夏欣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