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90后”的侯凯手持相机,三脚架上长长的镜头,正在瞄准树梢上休憩的喜鹊。侯凯屏气凝神,一动不动。“咔咔咔”,喜鹊突然振翅飞走,他急忙按下快门连拍。 清晨踏露,深夜披星,成为侯凯多年来逐鸟摄影的日常写照,从2018年开始用手机拍摄,7年来,这位拍鸟“发烧友”足迹,踏遍了贺兰山岩画景区所在的贺兰口每个角落。 “在贺兰口,各种鸟儿是我最好的朋友。”侯凯翻着刚刚拍的照片,讲述拍鸟缘由。侯凯是贺兰山岩画景区一名观光车司机,在景区工作,自然近在楼台先得月,看着身边岩羊与各种野生鸟类越来越多,有不少是从未见过的珍稀鸟类,望着色彩艳丽的鸟儿展翅翱翔,侯凯总想将这瞬间定格。 “一开始用手机,多拍,多向来景区的摄影老师们学构图、学光影,渐渐地,景区也需要有了专门的摄影人员,拍摄图片用于景区宣传。为我配置了专业的相机与镜头,那一刻,我如获至宝。”侯凯说。 “拍鸟达人”用镜头记录生态之变。 “鸟枪换炮”的侯凯,更加痴迷摄影。“拍摄鸟类最大的乐趣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拍到什么画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侯凯说,要抓住它最生动的那一瞬,就要有能耐得住寂寞的等待。 “这一窝喜鹊下崽了,这会儿他们的妈妈应该出去捕食了。”“就是这个枝头,我昨天在这里拍到红角鸮,特别呆萌!”“野鸡通常爱出现在这片树林。”……谈及贺兰口的鸟儿,话不多的侯凯一下变得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每当拍到从未见过的鸟儿,就是侯凯最为激动的时刻,拿着照片上网查,问专家,搞明白鸟的名称、种类,还要了解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 “只有了解了鸟儿的生活习性,知道它喜欢啥,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保护好美丽的贺兰山。”如今,只要有时间,工作之余,侯凯总会扛起“长枪短炮”出发。 鸟儿的每一次展翅,每一次捕食的瞬间,都令在相机取景器后的侯凯心跳加速。 “拍鸟前,先爱鸟”。年轻的摄影师侯凯有着自己的“打鸟观”,在拍摄时,他和爱好摄影的同事们顺道巡查鸟类的生活环境,也向游客科普拍鸟知识,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驱赶鸟类。 贺兰山红尾鸲、红喉歌鸲、黑鸢、白腰朱顶雀……如今,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出现在侯凯的镜头里,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益完整的“生物链”,各类野生鸟儿或结伴迁徙,或驻足栖息,用灵动的身姿勾勒出一幅幅绝美的生态画卷。(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图) 附:侯凯贺兰山鸟类作品 蓝马鸡,是宁夏区鸟。 红喉歌鸲。 黑鸢凌空展翅。 展翅飞翔的雉鸡。 贺兰山红尾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