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近日,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记者走进一家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探寻税惠政策如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企业在新的一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刚踏入巨能机器人的生产车间,便能感受到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们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精密零件,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每条生产线数据;机械臂来回舞动,桁架机器人腾挪闪转进行组装;远程运维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为客户定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维护工作,它们精准操作,彰显企业的科技实力。一件件定制化产品正发往华北、华中、华南等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这是高柔性、智能化生产线,能兼容多种工件,长时间无人化自动运行。”宁夏巨能机器人总工程师宋安明说,“企业是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试验场,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转型中最具有发言权。”
据了解,在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研发投入大等难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详细讲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关键技术研发中。2010年企业首次转型升级,布局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配套自动化项目时,税收减免的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助力企业成功迈出转型的关键一步。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后,巨能机器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7年企业挂牌新三板,2021年获评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成功登陆北交所。目前,公司拥有自主产权专利256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多项研发平台。
近两年,巨能机器人在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型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建成“远程主动服务平台”,安装自动化生产线的远程监控终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逐渐形成桁架机器人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自动化领域中视觉应用技术,机器人自动打磨和去毛刺等多项核心技术。如今,公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已向中国一汽、比亚迪、广汽等多家知名企业定制超过1600条自动化生产线,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4.46%。
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过程中,宁夏巨能机器人副总经理麻辉感慨道:“这些年企业从一个小公司逐步成长为如今的‘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每一步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真金白银的扶持为我们减轻了负担。”税务部门在公司发展的重要节点,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加速奔跑。近期趁着新春走访,税务人员现场指导企业如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为企业新一年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这充满希望的蛇年,相信随着税务部门的助力,宁夏巨能机器人将沿着智能制造方向,持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在智能控制、模拟仿真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打造新质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税务报记者 马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