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海原县睿德公益服务中心组织14名山区中小学生,来到银川市金凤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学习税法知识,体验办税服务。图为该局干部为学生们现场演示网上办税。中国税务报记者 马国柱 摄
2025年8月5日,银川市金凤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由海原睿德公益服务中心组织的14名来自山区的中小学生。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渴望。这场以“认知税收、拓宽视野”为主题的沉浸式研学活动,在这座现代化的办税大厅正式拉开序幕。
指尖触税,科技让税收知识鲜活可感
“过年收到的压岁钱,爸爸妈妈是不是会存一部分起来?国家建设也需要‘存钱’,税收就是大家把一部分收入交给国家,用来修建我们走的马路、坐的校车、读书的学校。”青年税务干部张芙蓉是孩子们此行的第一位向导,她巧妙地将看似遥远而抽象的税收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生动语言。她用“小卖部进货要交税”“买文具价格里也含税”等生活化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涵,将学税、懂税、护税的理念根植在孩子们心中。
理论铺垫之后,智能导税屏的互动体验更加点燃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孩子们围拢在智能导税屏前,一个男孩率先伸出小手,试探性地在屏幕上轻轻一点,静止的画面瞬间“活”了起来。“像点读课本一样!”他惊喜地叫出声。引得同伴们也跃跃欲试,争相体验。在孩子们眼中,这些智能设备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展现“便捷、高效、智能”纳税服务的生动窗口,让现代化办税场景变得可感可知。
“真人图书”马丽:关于诚信与责任的生动课堂
如果说智能设备让孩子们惊叹于科技的力量,那么全国人大代表、“马丽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马丽的出现,则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直抵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在党建室内,马丽与孩子们围坐一圈,以“真人图书”的形式翻开人生篇章。
她娓娓道来,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从纪律严明的军营生活,磨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到初入税务大门,对那身庄严的蓝色制服油然而生的敬畏与自豪;再到扎根基层二十余载,在日复一日的窗口工作中,体味平凡岗位的不凡意义。孩子们听得入神,专注的目光中闪烁着向往。
“马丽阿姨,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当一个守规矩、讲诚信、能帮助别人的好税务官!”一位腼腆的男孩突然起身发言,稚嫩的誓言如同清泉之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马丽俯身点赞:“税收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你们就是未来的希望。”这场对话,让诚信纳税、责任担当的种子,随着榜样的力量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智慧体验:感受“云端”税务的便捷脉动
为了让孩子们对智慧税务有更直观的认识,在马丽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电子税务局体验区。“这就是我们‘不打烊’的网上税务局。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有网络,纳税人坐在家里,用手机或电脑就能办理大部分税费业务。”孩子们围在屏幕前,看着工作人员演示在线申报、缴税、打印完税证明等操作,发出了阵阵惊叹:“原来不用出门,点一点鼠标就能搞定!”
走进12366服务热线中心,隔着玻璃幕墙,孩子们看到座席人员头戴耳机,正专注地通过电话或在线渠道高效解答着纳税人的疑问。“原来有这么多人在问问题啊!”“阿姨回答得好清楚!”孩子们小声地讨论着,眼神里充满了对这条“看不见”的服务热线的惊奇与敬佩。
童言话税:懵懂心田播撒责任种子
在交流分享环节,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声音清脆:“以前总觉得‘税收’这个词好远,是大人们的事情,跟我们小孩子没关系。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学校的新课桌、教室里的投影仪,还有家门口那条刚修好的水泥路,都是用大家交的税‘长’出来的!”她的朴实话语道出了税收“用之于民”的真谛。
活动尾声,金凤区税务局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具礼包,寄托着对孩子们勤奋学习、快乐成长的美好祝愿。告别时,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不舍。有人在留言本上画下了“会发光的税徽”,有人写下了“今后我要当好国家的‘护税小公民’”的真切感言。
这趟短暂的研学之旅,如同一把撒向旱塬的种子,让山区孩子触摸到税收与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当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必将成长为支撑社会进步的责任力量,让诚信与法治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通讯员 张一波 王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