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媒体聚焦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
北川县唐家山村:从“救命树”到“感恩茶”,古羌茶拓宽致富路
2020-11-10 21:40: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11月9日电(吴晓)“地震发生时我在山上,没站稳就倒了下去。一株连根拔起的老茶树挡在我身后,我才保住了性命。”如果不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被老茶树所救,吴红或许不会走上制茶之路,唐家山村的脱贫致富之路也将会是另一种书写方式。

  吴红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唐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她还有另外几个身份——北川羌族自治县羌茶手工制作技能大师、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羌茶手工制作传承人、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2年前那场地震中,吴红虽然侥幸获救,但丈夫与儿子却在地震中遇难,留下了女儿与她相依为命。

  “地震改变了我的价值观。看着从全国各地过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像他们一样,帮助身边的人。”看着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的老茶园,想起那株救下自己的老茶树,这个只有1米5个头的妇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恢复老茶园,发展手工制茶,带领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在当地,随处可见百年老茶树,家家户户都会炒茶,但不成规模也没有形成产业链。吴红认为茶树救了她,她要做“感恩茶”。

  但是,创业初期却并非一帆风顺。

  “我去劝村民入股,但大家一听我的想法都不肯出钱。他们认为之前从没看过我做茶,怀疑我不得行。”走投无路之下,吴红拿出丈夫和儿子的抚恤金,创办了振兴茶叶合作社。“这笔钱本来是要留给女儿读书的。当时我就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不然对不起逝去的亲人。”

  通过农业局,吴红联系上了北川第一批手工制茶师傅,学习如何制茶。2010年12月,只有5名股东的北川振兴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成立。

  “第一年我们只生产了几十斤茶,通过爱心人士的帮助,销路慢慢地打开了,合作社也逐渐走出了困境。”吴红说,现在合作社已经增长到了104户,其中29户贫困户。据了解,贫困户的产业扶持周转金每户一万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给贫困户分红1000元,直接带动了29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吴红还将制茶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户,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越做越大。2019年,合作社茶产量达到了5000斤。

  从开始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104户,从几十斤茶到5000多斤茶,合作社带动大水、岩羊、景家等村致富668户,恢复古茶树1500余亩。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