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贫瘠大山”变“致富青山”——陕西汉阴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2020-11-06 16:05: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11月6日电 题:“贫瘠大山”变“致富青山”——陕西汉阴脱贫攻坚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刘彤

  “像我这样,先在树下刨坑30厘米左右并施放适量菌药,随后栽下天麻种,然后再覆上些许腐叶,盖上黄土,最后再用腐叶掩盖……完成下种后,要时常注意这窝天麻的湿度、温度及土壤状态。”当记者来到陕西省汉阴县涧池镇东风村时,村里的种植大户李应财正向贫困户徐家兵讲解天麻种植技术要领。

  今年58岁的徐家兵文化水平不高,妻子患有残疾,加之没有稳定的致富产业,他家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像徐家兵一样,因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发展简单粗放,东风村440户1355人中,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8户731人,是全县有名的深度贫困村。

  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钟琳说,两年前,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驻村工作队队员康治鹏、于清玉刚刚到任的时候,东风村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较破败、集体资产没积累、产业发展没目标的“薄弱村”“空壳村”“后进村”。

  在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的帮扶下,一个投资达100万元、占地100亩的天麻种植基地于2018年9月开建。“东风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天麻,加上村里之前也有过零星种植,这个产业很快得到了大家认可。”钟琳说。

  2017年从外地返村、自身学习能力较强的李应财,成了包括徐家兵在内42户141位贫困群众的“老师”,遇有天麻生长、加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大家都乐意向他请教。徐家兵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免费向他提供天麻种子,而李应财作为产业指导员,经常到树林里了解他家的天麻生长情况并耐心讲解新技术,目前他的天麻已经发展到了300多窝,家里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依靠林下产业的发展,徐家兵全家顺利脱贫。

  现在,东风村42户141位贫困群众依靠种植天麻摆脱了贫困,花椒、蚕桑、拐枣等涉林经济作物,也在这里“落地生根”。这里曾经的贫瘠大山,正在逐渐成为“致富青山”。依靠易地移民搬迁,该村150多户贫困群众也走出了深山,他们也准备在“幸福林”里栽种天麻等经济作物,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共同致富。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