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两会时间”,很多目光会聚焦到政府工作报告上。
很好理解,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去年工作的总结,简单说,有没有兑现承诺、有没有实现目标,给全区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报告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2020年政府工作的安排部署,从总体到重点,大到方向、小到细节,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关乎人民群众的憧憬和向往。
总得来说,绘出了2020年的美好蓝图。这个蓝图里,会有一些浓墨重彩的地方。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记者梳理出了12大高频词。居于第一的是“发展”,出现了84次。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快速发展”“全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些出现在2019年的工作回顾里,发展是基础、是亮点,也是全面的。
更多“发展”出现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安排中。要表达的很直接:对于我们来说,“发展”二字仍然是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和基础,就难以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难以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提高质量和效益也会无从谈起。在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问题的现象、本质是发展的问题,许多矛盾的方面,主要是发展的矛盾,许多不足的差距,关键是发展的差距。
2020年,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建设好美丽新宁夏,让“发展”成为高频词,直接体现就是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抓“发展”是有前缀词的。比如“新”,新发展理念;比如“高”,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狠抓“发展”的正确“姿势”。“为何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这既是认识论问题,又是方法论问题。把握不住这些,就不算真正认识“发展”这个词高频率出现的意义。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如今,谁还只是盯着GDP“论英雄”,肯定被视为落后了。而如果不坚定决心和信心,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无疑也是滞后的。
“发展”是个高频词,“高”的不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高”的是质量和效益。“发展”还是个有内涵、有温度的高频词,这一点,跟报告里的其他关键词,如“企业”“改革”“创新”“民生”等,放在一起看、整体地来看,就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感受了。(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