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度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分布着全球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恰好在这一黄金地带上。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坐拥北纬38度葡萄酒黄金产区,有着最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自然禀赋条件。近年来,在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葡萄酒产业被列为全市“六特”产业之一,通过支持引进龙头企业高端化发展、提升种植基地标准化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推介力度、做好“文旅+葡萄酒”融合文章等方式,持续提升石嘴山葡萄酒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如今,葡萄树—葡萄—葡萄酒等构成的酿酒葡萄产业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石嘴山市生态环境,还推动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贺东庄园始建于1997年,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北境,企业拥有优质酿酒葡萄2000余亩,种植赤霞珠、品丽珠、西拉、美乐、黑比诺、霞多丽、蛇龙珠、北玫、北红、马瑟兰、马尔贝克等多种酿酒葡萄品种,是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品种丰富的庄园之一。
走进贺东庄园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一株株酿酒葡萄树舒展着枝叶,一串串刚刚坐果的葡萄一字排开,长势良好,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像宝石般晶莹剔透。贺东庄园负责人龚杰告诉记者:“多年来,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行动打造国际最具收藏价值的红酒品牌,凭借优良的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技术,生产出的葡萄酒连续数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国际葡萄酒挑战赛、法国国际葡萄酒大奖赛等国际权威赛事最高分、大金奖二十一项,金奖一百多项。与此同时,贺东庄园多款葡萄酒入选外交部驻外使领馆用酒名录和联合国总部餐厅指定用酒。”
在贺东庄园里,葡萄酒文化广场、游园轨道小火车、红酒主题酒店、多功能环保蒙古包、儿童游乐园等文旅设施一应俱全。原来,这里还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在打造有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同时,贺东庄园着力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每年举办一届美酒节,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体系,并于2021年承办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并举办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产业融合发展论坛。
“如今,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葡萄酒特色小镇雏形已现,酒庄内225株百年老藤、现代化酿酒车间、3200平方米地下酒窖以及庄园营造的人文底蕴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消费,在业界也得到广泛认可。”龚杰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石嘴山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500亩,年产优质葡萄酒近400吨,产值7000万元。
一路走来,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展露出靓丽的风姿,而它的底气,除了自然禀赋的优渥、行业的匠心,还与产业土壤息息相关。
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是保证优质葡萄酒生产的根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禀赋,石嘴山市支持企业发展葡萄基地,坚持种植区域化、原料基地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栽培原则,进一步扩大优质葡萄基地建设规模,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水平,擦亮“紫色名片”。先后实施贺东庄园葡萄酒小镇游客接待中心项目、西御王泉酒庄新建120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平罗县崇岗镇葡萄种植基地现代高效节水项目,不断推进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化发展。同时,招引上海汉竹、上海百富泰两家国内知名企业,与贺东庄园共同投资6亿元,围绕共享庄园设计、精品小酒庄建设、酒制品生产等板块合作,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促成宁夏农疆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建设120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现已投资500万元,建设300亩防风林。在此期间,为了加强品牌培育,石嘴山市积极组织本地酒庄参加2023年春季FIWA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活动,组织3家酒庄先后参加“宁夏品质中国行”上海站、杭州站、南京站、福州站、第三届国际(宁夏)葡萄酒博览会展销等活动,邀请100余位国内外嘉宾来石嘴山市调研考察,不断扩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知名度。
如今,在一项项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有效放大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正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一步,石嘴山市将加强提升改造,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葡萄酒酿造水平,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同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谋划贺兰山东麓葡萄生态长廊、葡萄酒文旅融合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融合发展,将葡萄产业基地与重点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式开发,整合常青村红树莓观光园、大武口区龙泉村、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华奇石山等景区,打造集登山野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休闲精品路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优化葡萄酒产业扶持政策,将葡萄酒产业发展用地纳入市、县(区)国土空间规划和重大项目列表,预留指标,保障用地,积极协调对接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葡萄酒产业,正为石嘴山市加快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开创更为广阔的未来。(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