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嘴山市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为支撑,深入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着力固根基、聚民心、树新风,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嘴山市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层次低、培养选拔难、村级组织经费不足和村干部报酬待遇低等问题,持续抓好“三大三强”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增配村干部317名,培育村党组织带头人、致富带头人2138名,对192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轮训,将村级办公经费由每年2.5万元提高到5.1万元,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我市聚焦村党组织功能弱化问题,对全市192个村党组织逐一排查、集中会诊,对24个软弱涣散和薄弱村党组织进行了整顿转化,全市三星级以上村党组织达到116个。我市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争取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项目41个,全市村集体经营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8.5%。
石嘴山市还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县区、乡镇两级政府权责清单。根据乡镇功能定位和基本职能,制定乡镇权力清单、赋权清单,建立乡镇与区(县)直部门派驻机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厘清乡镇权责边界,建立了县乡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运行机制,共向乡镇下放公共服务事项45项,22个乡镇全部实现业务下沉一站式办理。
与此同时,我市深入推行村民代表会议“55124”工作模式,指导全市194个行政村修订完善了“20+X”议定事项清单,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五步工作法”议事决策。健全完善了村监会议事和监督机制,将村监会规范化建设情况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村监会全程参与监督村代会,各村村监会规范设置率达到100%。组织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将婚丧喜庆等事宜纳入村规民约,全市195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形成村规民约并不断健全完善。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已建立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98个。
石嘴山市还创新推进石嘴山“塞上枫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模式,构建以市、县、乡、村、个人“访调对接”基点的五级排查网络平台。积极探索“7+1+X”联勤联调联动工作法、“564”工作法,组建以“金牌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调解专家和法律人员为主体的专业队伍,构筑矛盾多元化解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在农村派出所建立“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设立勤务指挥室、执法办案队、社区警务队。20个乡镇综治服务中心大屏显示系统及视联网系统建设全部完成设备安装及联网调试,综治平台全部投入运用,筑牢百姓安全防护墙。(通讯员 陈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