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魅力金凤 -> 经济发展
润丰村里的今昔光影
2024-12-30 18:30:02   
2024-12-30 18:30:02    来源:银川晚报

润丰村一角。

  “恍如隔世啊!”冬日的金凤区润丰村里,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程翻看移民前的老照片时感慨。就在2017年以前,王鹏程一家还住在固原市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的山坳里度日如年。7年后的今天,王鹏程和乡亲们住在徽派风格的江南小院里,日子舒适又惬意。生态移民搬迁的幸福,烙印在这个民富业兴的移民村里,也映照在村民们艰苦奋斗的红火家业中。

  A

  “到了润丰村,啥都会再有!”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半子沟村,这个被环抱在西吉县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像西海固所有贫瘠的村落一样,淹没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褶皱里。山梁间,偶尔会听到叮叮当当作响赶着毛驴车拉水的声响,石沟里那细细一眼水眼,是半子沟村全村人的指望。

  靠天吃饭,苦瘠为伴。干涸的土地上,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靠农耕养殖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让半子沟村人的苦望也望不到头。

  故土难离,但新地方照样生根。按照中央精神,宁夏于2016年4月将半子沟村列入金凤区“十三五”生态移民搬迁规划安置任务。

  变迁,于半子沟村人像梦一样。

  2017年8月17日,半子沟村的黎明一刻的宁静,被轰轰烈烈的移民搬迁打破。第一批移民搬离半子沟村,正式入驻金凤区润丰村。

  王鹏程一家人在老屋跟前照了张相。照片中,清瘦的王鹏程挽着妻儿老小,喜上眉梢,“卖了牛、卖了羊,政府说润丰村离水源地近不能搞养殖,还说那里交通方便、打工方便!”

  那是最后一次近距离感受乡土的气息,那一天,王鹏程的妻子收拾家当,拿起了这一件舍不得那一件,拿下了那一件又舍不得这一件。

  “到了润丰村,啥都会再有!”王鹏程一边安慰妻子,一边打包装车,两口子唯一舍不得的是那口老水缸。那是祖祖辈辈缺水、挑水、攒水的无望记忆,也是一家人苦尽甘来的念想。

  上午9点出发,下午1点到达,找到E—6的门牌号,推开门,温暖接踵而至。政府发了一张床、一个杂物柜、一个燃气灶、一袋米、一袋面、一壶油。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哗地让王鹏程和妻子爱不释手。

  做了一顿洋芋面,从头到脚都恢复了力气,王鹏程一家的新生活让人喜不自胜。

  B

  老记忆焕发新光彩

  327户1338人,一户不落。半子沟村人的移民新生活,是从一片江南水乡的徽派建筑开始的。

  “这种房子,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那些房子周围全是水,美得很……”润丰村从建村之初,就自带江南水乡的灵气,不仅被沟渠水系环绕,还有杨柳依依装扮,村民马凤花特别喜欢漫步在村里的林荫小道下。

  马凤花时常恍惚,半子沟村的日子跟这没法比。记忆中,半子沟村只有婚丧嫁娶才能吃上点肉。生大儿子那一年,马凤花第一次吃上了牛肉罐头。那是联合国发放的西海固扶贫物资,“那罐头咋就那么好吃,还有扶贫的挂面条,面白白的、光光的、细细的,娃们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面。”

  马凤花会想尽办法把家里的荞面、糜子、洋芋换着花样做给孩子们吃,但是牛肉罐头和挂面条,在她记忆深处却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

  搬到润丰村,马凤花被聘到村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为孤寡老人做饭。家乡味道,在这间小小的食堂里,成了老人们难以安放的乡愁。燕面揉揉、九碗十三花、生汆面、洋芋擦擦……每每吃到这些家乡味道,老人们就不禁聊起在半子沟村的日子。

  马凤花和村里的媳妇们一起做过九碗十三花,那是为了给村里的老寿星过生日,同时也为庆祝移民搬迁五周年。

  中间一碗糯糯的甜米饭寓意甜甜蜜蜜,象征团团圆圆的牛肉丸子当陪衬,鱼肉、羊肉、牛肉、鸡肉被做成不同口味配在甜米饭周围,再准备些小炒和凉菜。九碗十三花,让老人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老有所依,在润丰村里裹着浓浓的乡愁,以另一种形式慰藉着村民们的乡情。

  经过几年发展,润丰村凭借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和乡村旅游建设,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移民媳妇们做的九碗十三花、酸辣粉、洋芋擦擦也在美食街里一一展示,成为招待游客的特色美食。半子沟村用过的斗、犁、磨等农耕具,如今被收在了村史馆,成为游客们的打卡地。

  老味道以另一种方式讲述着西海固的春天,老物件也以另一种方式纪念着逝去的苦难。

  C

  “农村娃和城里娃比不差啥!”

  新家园,对村民们而言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壮有所为的新生活,对润丰村而言是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见证。

  2023年,润丰村利用闲置院落改造了润丰宿集。五套高端民宿成了村集体经济的“摇钱树”。咖啡小院、儿童亲子民宿、江南中式民宿、艺术轻奢民宿、极简民宿,每一套都别具一格、舒适雅致。从城市里来乡间民宿小住的人,享受到了难得的清净与放松。

  村民王英在润丰宿集当起宿集管家。闲暇时候,王英的孩子也和住在民宿里的孩子玩在了一起,王英看在眼里特别欣慰。没了面颊上的红脸蛋、没了内向羞涩的怯懦,村里孩子和城里孩子一眼望去没有任何差异。

  “现在农村娃和城里娃不差啥!”王鹏程这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常开着旅游观光车接待游客,他在孩子们共同玩耍、互帮互助的画面里,看到了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新的希望。

  今年,王鹏程玩起了短视频,成了网红书记。润丰村的乡情风貌、特色美食、移民生活,在他的镜头下既鲜活又有趣。他时常举着镜头游走在农家巷道,和老人们回忆在半子沟村的陈年往事,和城里的设计师一起研究萌宠乐园建设。

  脱贫致富的故事在这里沉淀成乡村旅游的老故事,乡村旅游的规划从这里酝酿着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奇迹。

  1972年,半子沟村所在的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几十年后的今天,半子沟人安置在润丰村的生态移民故事,打破了这一“宿命”。幸福的生活,甜蜜的味道,在这里书写着共同富裕的新长卷。(记者 陈玲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