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一直是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的难点。7月14日,金凤区紫馨苑社区通过“社区搭台、企业让利、居民受益”的协商模式,成功将辖区电修楼、芦花楼小区的充电服务费从0.85元/千瓦时降至0.45元/千瓦时,服务费下调47%,让居民告别“充电负担”。
作为老旧小区,紫馨苑社区的电修楼、芦花楼居民长期面临充电困局。此前充电桩采取“电费+服务费”打包计价,其中服务费0.85元/千瓦时,充电费0.4986元/千瓦时,“每次充电算下来得花两三元,一个月就是几十元。”居民马德忠说。部分居民为节省开支冒险“飞线充电”,极易引发险情。
面对居民们对合理收费的诉求,紫馨苑社区居委会主动牵线,与充电桩运营方坐下来协商。“场地是小区业主共有的,车棚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居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而不是过高的收费。”社区党委书记罗文梅的话直戳关键——公共服务的落脚点,终究是“为民”二字。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在原先充电桩收取电费不变的情况下,充电服务费由0.85元/千瓦时降至0.45元/千瓦时,这样既保障了企业的合理运营成本,又解决了居民的充电负担。
调价后,居民单次充电成本下降47%,日均使用人次却持续增长。运营方负责人坦言:“虽然单笔收益减少,但用户黏性增强,长期看是双赢。”更显著的是安全隐患的化解——社区网格员巡查显示,“飞线充电”现象减少了,许多居民都选择到专业的充电桩安全充电。从“充不起”到“放心充”,紫馨苑社区用一场“服务费谈判”诠释了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作者: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