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华商厦高近100米,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投资3.52亿元,是集餐饮、商贸、娱乐、办公及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业体。自2014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已成为商业、商务及创业孵化中心,也是盈南村村民的骄傲。
这儿的村民“不差钱”
今年65岁的马万其看上去只有50来岁,头发乌黑发亮,一丝不乱,西裤笔挺、T恤时髦、皮鞋锃亮,是盈南村的普通村民。
马万其告诉记者,他家有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还有一辆20多万元的小轿车。他与妻子每个月领3000多元养老金,他还是盈南村村监会成员,每个月的工资有3000多元。“我家4口人都有村集体资产股份,每人持6股,每股1万元,合起来有24万元。我还在盈华商厦买了一套商铺,每年的租金就有一两万元。”说到这10年来生活的变化,马万其笑开了花:“变化太大了!以前哪能想到我这么快就过上了有车有房,每个月还能领养老金的好日子。”
60岁以上村民每月能领养老金
60岁的田礼家住盈华家园三期,住房面积98平方米,装修简约大气。走进家门,客厅里的一个双开门大冰箱分外醒目,里面牛羊肉蛋奶一应俱全。
田礼与妻子每个月也能领到3000多元养老金,一儿一女都已工作,拆迁时家里分了两套房,与马万其一样,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村里人最羡慕我家还有近3亩地没流转,田里种着绿化树和各种蔬菜,平时只用买点肉,菜吃都吃不完。”田礼笑着说。
“生活变化太大了,2013年我还住在平房里,后来村里拆迁分房,大家都搬进了楼房。2017年8月,盈南村进行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村民成为股民,手里有了年年可分红的股本,日子越过越红火。”田礼说,“小区里绿化、健身设施应有尽有,早晨跟着老年娱乐队跳广场舞,晚上在盈华商厦广场上看‘送戏下乡’节目,和城里人过得没啥两样……”田礼掩饰不住的幸福溢于言表。
田礼告诉记者,盈南村60岁以上的村民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金,80岁以上的村里还发补贴,生活完全不用愁。
村集体经济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目前,盈南村已形成以盈华商厦、生态村庄、市民休闲乐园三大产业为支柱,土地流转为补充的创收增收经济集合体。村民绝大部分持有盈华商厦的股份,坐在家里就可以拿到分红。
“盈南村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容易,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盈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屠建威说,1998年,盈南村村集体还负债300万元,之后,在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盈南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发展马路市场、开发利用村闲置土地、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流转土地等,终于成为金凤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先进村,也是我区村集体经济过亿元的村之一。(记者 李荣华 文/图)
盈华商厦。
马万其(左)和屠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