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为各类人才提供人才公寓。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金凤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才盘点、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聚焦产业强区 打造人才加速集聚“强磁场”
“我现在已经入职咱们金凤区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了,薪资待遇都很不错,而且也申请了青年大学生住房保障。”12月25日,今年金凤区引进的硕士人才张涛说道。今年,金凤区聚焦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特征,出台《关于建立金凤区人才智库和选聘“人才大使”工作实施方案》,梳理各领域“入库”人才190人。
“夜市招聘的方式很新鲜,也比较适合年轻人,我今天过来就是想找一份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工作。”今年8月,金凤区举办的“人才夜市”招聘活动上,一位求职者这样说道。金凤区积极发挥“引凤创梦”人才品牌效应,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全面开展“青英归巢 才聚金凤”“人才夜市”等引才活动,年内新引进硕博人才200余名、青年人才1.2万余名,累计选聘“科技副总”38名,柔性引进“周末工程师”7名,摸排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984名、宁夏籍优秀在外人才114名、留银返银重点人才774名,计划定期邀请相关人才为辖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聚焦本土资源 优化培育本土人才“蓄水池”
宁夏锦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杨丽芸,既是公司负责人,也是金凤区的科技特派员,这段时间,她趁着农闲公司不太忙的间隙,再一次外出学习。“隔一段时间就出去学习一次,金凤区会给我们提供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也会将学到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农户,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杨丽芸说。
金凤区探索“外引+内培”人才引育结合发展模式,积极发挥本土人才开发空间较大、投入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等优势,聚焦辖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真金白银的措施培育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本土人才。同时印发《金凤区本土人才培育措施》,实施“鼓励学历学位提升”“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等8项本土人才培养措施,培育科技领军人才5名,培养科技特派员119人,培育自治区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持续提升科技人才吸附力。依托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基地,举办“引凤创梦-CEO人才赋能计划”等重点产业人才培育活动20余场次,促进本土人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一流生态 大力营造人才发展“暖环境”
12月25日,在金凤区宁安大街格瑞斯酒店的人才公寓内,从北京而来的大学生小李正在办理入住手续,她是宁夏户籍,今年硕士毕业,来银川参加企业面试。
“我是在企业面试的微信公众号上得知金凤区有人才公寓的,对于刚来银川的大学生来讲,这个政策太方便了,很赞。”小李说,她会在这个公寓里住两天。按照规定,硕士毕业的小李,可以在人才公寓最多免费居住5天时间。在金凤区,像格瑞斯酒店这样的人才公寓一共有10处,配备有完备的家电设施、办公桌和温馨的床铺,为有意来金凤区择业就业的各类人才提供最长10天的“短期免租”安居政策,让他们安心求职择业。求职者申请通过后,可享受每年最多2次、每次3~5天的人才公寓(驿站)“短期免租”政策。
今年以来,金凤区持续健全完善人才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印发《“金凤人才公寓(驿站)”建设运营实施方案》,依托辖区重点商圈、楼宇与商务型、舒适型、快捷型酒店开展合作,创新打造“人才公寓(驿站)”,择优推荐“人才小高地”“导师帮带”项目7个,获批资金86万元。协调办理15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兑现高精尖缺人才生活补贴、硕博补贴等政策资金220余万元,以贴心服务集聚更多优秀人才。(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