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美丽原州区 -> 图片头条
践行初心 公平正义塑造新形象
2021-12-07 09:03:02   
2021-12-07 09:03:02    来源:宁夏日报

  一个英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时代的坐标,一个队伍的象征。多年来,我区检察队伍涌现出一批检察英模、先进典型,激励着一代代检察人一腔赤诚守初心、一往无前担使命、一身正气作表率,在司法为民征程中奋勇争先。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把弘扬英模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激励检察干警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上以先进引路,向榜样看齐,聚焦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明确的21项检察为民办实事重点举措,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新时代检察人。

  聚焦中心 服务大局彰显新作为

  “检察官的威严自信,来自于对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办理,来自于同一切邪恶犯罪作斗争的强大内心,更是来自于对检察事业的执着热爱和对法律的坚定信仰。”全区百名政法先进典型、贺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白洁说。

  2018年10月,白洁承办了全国扫黑办在宁夏挂牌督导第一案、由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马某某等9人涉恶团伙案。抽丝剥茧、仔细甄别,不断梳理清楚法律因果关系,白洁带领专案组人员查事实、补证据、追漏罪,最后移送法院时涉案人员由9人增加至18人,罪名由5个增加到12个,犯罪事实从6起增加到20余起,卷宗从30册增加到120余册,涉案财产从100余万元增加到3000余万元。

  “新时代检察官,只有置身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才能有所为,才会有价值。”这不仅是白洁的职业追求,更是宁夏检察人共同的职业信仰。

  浩瀚春风荡污浊,检徽熠熠耀乾坤。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检察机关聚焦黑恶势力这一损害人民利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扩大斗争成果。1月至11月,全区检察机关共起诉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18人,建立健全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核查、出庭公诉、不诉报备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机制,并开展了对涉黑恶犯罪案件查封、扣押、冻结超范围、超数量、超期限检察监督专项活动,持续巩固和拓展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围绕自治区中心大局谋划工作,宁夏检察人通过公益诉讼、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等措施,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积极履职,展示新的更大作为。

  “工作多年,办理多起案件,感触很深,也更加明白了公益诉讼的制度价值,它从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而来,朝着保护社会公益的目标而去,意义重大。”全区百名政法先进典型、西吉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组长邓洁丽说。

  为对河道垃圾堆放影响行洪、违法用地、违法侵占耕地林地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邓洁丽带领部门检察干警累计下乡50余次。2020年6月,邓洁丽带领办案组成员摸排线索时发现,西吉县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在没有向西吉县自然资源局办理项目建设临时占地的相关申请手续且未支付相关费用的情况下,自行向项目建设企业指定临时用地,违反了法律法规关于国有土地使用审批的相关规定。遂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责令限期整改拆除违法占地上的设备及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

  今年以来,我区检察机关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执法司法保护列为工作“重中之重”,严惩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犯罪,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稀土资源、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水环境固(危)废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等三大专项活动,起诉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犯罪55人;建立涉水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依托“河长+警长+检察长”机制,与自治区水利厅联合开展“黄河干流宁夏段取水工程专项整治行动”,受理黄河非法取水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3件,立案31件,启动诉前程序31件。

CgsCHGGuh_iAF3MrAAEUf-gXL58324.jpg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安娟霞(左)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把自己看成一滴水,深情融入到检察法律监督的瀚海,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这就是我的司法誓言,也是我的初心使命。”全国模范检察官、吴忠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艳华说。

  曾经在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时,犯罪嫌疑人四处请托,还扬言“你一个女人,办不了我的案子。你给我听好了,我会让你后悔的。”无形的压力,曾几度让张艳华窒息,但她并没有畏惧,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案件办成“铁案”。随后,她多次到案发地走访,反复核实每一份证据细节,最终让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案件结束后,被害人家属、村委会、学校联名送来了感谢信,“张检察官,谢谢您!感谢您维护了公平正义、维护了一方安定,为我们村除去了一赖、一霸……”

  2017年以来,固原市原州区公诉案件逐年递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时任固原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的马彦平带领公诉科干警迎难而上,通过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领导带头办案等方式,有效克服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部门先后成功公诉了一批在全区有较大影响的非法集资案、电信诈骗案等案件。其中,马彦平带领公诉团队出庭公诉的“12·15”电信诈骗案,历经3天,与被告人、辩护人进行激烈交锋,69名被告人全部被判有罪。

  “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最高期待,也是检察官忠诚履职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维护公平正义,为百姓撑起一片安宁,我们将无所畏惧,始终奋斗。”西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马彦平说。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我们一定要做法律监督的有心人,主动出击,真正担负起法律监督的重任。”这既是全区百名政法先进典型、海原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委田龙的座右铭,也是他长期恪守的工作信念。

  2020年5月,海原县公安局一举破获代某某、张某某等21人涉嫌网络诈骗案,该案系海原县首起网络诈骗案,涉及诈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个罪名,且涉案人员多、案情复杂。田龙提前介入,积极主动多次与侦查机关沟通,通过阅卷、参与案件讨论等方式,先后向侦查机关提出取证意见20条。最终,通过该案全链条全方位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惩处,最大力度追回赃款18余万元,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挽回损失。

  “不因案情简单而掉以轻心,也不因案件疑难复杂而畏难,任何时候都以求极致的态度追求办案质效。”遵循这一信念,2008年至今,田龙负责办理的600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捕、错诉、漏诉。

  在先进典型、英模榜样的感召下,全区各级检察机关秉承公平正义,依法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坚决打击“食药环”等危害民生犯罪,突出打击新型犯罪、涉众型犯罪,依法惩治职务犯罪,以检察履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司法获得感。1月至11月,全区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958人、提起公诉8151人。

  保障民生 司法为民体现新担当

  “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关乎民生、家长里短的‘小事’‘小情’‘小案’,也许这就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辜负群众的信赖,不愧对检徽的荣耀,也许这就是检察人的使命和担当。”全区百名政法先进典型、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郭美玉说。

  为提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高效化,她主导建立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平台,实现了校园欺凌等侵害未成年案事件的快速发现、快速受理、快速惩治。平台建成以来共受理、分流328条保护线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473人次。

  立足检察职能,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司法保护,这也是全区百名政法先进典型、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马蓉一直以来追求的工作目标。

  为解决红寺堡区部分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的问题,她用两年时间逐乡、逐村对红寺堡区所有未成年人监护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摸排出的144名监护缺失情形未成年人逐户走访调查,制作调查笔录、收集书证、人证等证明材料,制作笔录290份,并联合民政部门将12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救助系统。

  怀着感情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带着责任维护群众权益,我区检察机关努力以检察工作的“民生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围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目标,今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清理整治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山寨”“三无”食品等乱象。全区检察机关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33人,共受理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94件,立案188件,发出检察建议130件。其中农村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99件,立案92件,发出检察建议84件。2020年年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银川“毒凉皮”案一审宣判,被告人于某某、姬某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5个月,分别处罚金11万元、5万元,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名被告人被判决支付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并公开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民族未来。检察机关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公益诉讼,维护了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指导办理“毒凉皮”案的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身边榜样”、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张福宇说。

  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持续加大对农民工请求给付劳动报酬案件支持起诉力度;守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深入贯彻落实“四号检察建议”,推动窨井盖综合治理工作落地落实;大力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1月至11月,全区检察机关共支持农民工起诉维权案件400件,涉及农民工工资500余万元。摸排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维修、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窨井盖2382个。

  “学习新时代检察英模、先进典型,就要学习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求极致的精神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一件件检察实践中践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群众身边每一案。”全区各级检察人员以实际行动,让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的这一要求在各项检察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提质增效 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

  “风雪可逾、战‘疫’必胜。”这句写在自治区检察院检察官陈玲战“疫”日记中的话,鼓励她圆满完成了连续半个月的疫情防控岗位值守。作为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树立的“身边榜样”,她第一时间报名,冲向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要战斗在哪里的信念,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本轮疫情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迅速发出倡议书,一声号令,全区有800多名检察人员行动起来,迅速下沉社区、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姬建军第一时间请求到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值守,连续19个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24小时的轮班值守,一遍遍指引、一次次答复,姬建军每天面对大量的旅客,因穿着防护服不敢大量喝水,嗓子经常沙哑;航班不分昼夜,到了后半夜,眼皮开始打架,姬建军有时实在太累,就只能在航班间隙趴在桌子上打个盹。一年多的昼夜颠倒,身体劳累,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但手术治疗后没几天,他又回到工作岗位。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他却说:“我这点儿小手术不要紧。机场是外防输入的重中之重,不敢松懈。”

  一年多来,姬建军累计接待航班4万余架次,接待国内航班旅客450余万人次,查验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航班旅客数十万人次,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生动诠释了一名检察干警的责任担当。

  以检察实践创新,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等社会治理工作的同时,我区检察机关还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积极参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增强检察工作的主动性、精准度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堵漏建制”作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全区检察机关共向行政单位等制发检察建议1185份。

  “想想检察蓝的光荣与梦想,想想共产党人的担当与使命,我知道,我必须奋勇前行、无惧风雨。”宁夏“百名法治模范”“全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石嘴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何静说。

  被人们称作“技术流”的何静曾办理10人在煤矿井下杀人诈骗赔偿款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跨省作案,被害人的尸体被火化,身份难以确定,案件办理非常困难。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何静一遍遍翻阅卷宗,从一张照片、一封残缺的家书、一个绰号入手,察微析疑、寻踪觅迹,引导公安机关最终查清了被害人身份和死亡时间等细节,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顺利提起公诉,10名被告人受到法律的严惩。案子结束了,但何静仍在思索:鲜活的生命消失在矿井下面,企业用工管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查漏补缺、改进管理,是“检察建议”的基本职能之一,凭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何静向当地煤炭安全监察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煤监部门采纳检察建议,立即对辖区所有煤矿企业进行了整改。

  “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不仅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也能感受到司法温情和温度,真正在办案中办好为民实事,这是我们检察官共同的追求,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何静感慨地说。

  从检15年来,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安娟霞,先后办理了涉港投资商吴某职务侵占案、杨某某等65人涉黑案、马某某等22人涉黑案等在全区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一批重点案件。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官,我们必须有信仰、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模范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初心和使命。” 安娟霞说。她结合办理的涉黑恶势力案件,重点分析涉黑恶案件发生的背景、涉黑恶组织产生的原因、案发的矛盾源头以及行业监管存在的漏洞,向政府以及市场监管、财政、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共发出检察建议21份,做到了“办理一案,建议一件、治理一片”。

  “一份信仰,一路坚持,一生守护。我将始终不忘从检初心,牢记为民使命,做好人民公仆,让法律的公正阳光洒满人间。”张艳华说。

  “回首来路,轻舟已过万重山;展望未来,快马加鞭未下鞍。新长征路上,我们整装再出发。”何静说。

  “优美的旋律往往由普通的音符组成,我们将并肩战斗,一如既往严格公正司法、捍卫法律尊严。”白洁说。

  重整行装再出发,逐梦奋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检察工作吹响了新的“号角”,宁夏1500多名检察人员将用执着书写正义,用忠诚塑造检魂,为平安宁夏、法治宁夏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编辑】:张玉婷
【责任编辑】:张玉婷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