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宁”聚正能量 -> “宁”聚正能量
大山深处盛开百合“富民花”
2020-08-28 10:12:13   
2020-08-28 10:12:13    来源:宁夏日报

  “再有4天正好两个月,就能攒5400元,够一学期生活费了。”8月24日,在西吉县西滩乡西滩村扶贫车间,张丽兰拿起百合球,麻利地切根、去皮、剥瓣,一片片乳白色的牙瓣重叠,装满了塑料筐。

  张丽兰家住扶贫车间附近,家中兄妹4人,大哥和二姐成家后,她和三姐及父母生活。张丽兰在宁夏幼儿师范学院读大二,三姐在西安上大三,姐妹俩一学期的生活费需1万多元,全靠父母种地养牛支撑。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姐妹俩在家上网课。姐姐学业紧张腾不出时间,懂事的张丽兰在完成课程后,就到扶贫车间打工。车间里干活的20多人全是同村的婶婶姨姨,聪颖的张丽兰很快就掌握了技法,一个月能挣2700多元。

  “我爸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我就想自己打工赚学费,减轻父母的压力。”张丽兰说,在家门口打工既赚到了生活费,又能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采访结束时已到午饭时间,张丽兰的母亲拄着木棍来叫女儿回家吃饭。张丽兰三两下剥完最后一个百合球,搀着母亲有说有笑地走出大门,恰好碰见扶贫车间经理张巧英。“今天做啥好吃的?”“蒸花卷、粉条炒肉,你也来尝一尝。”张丽兰母亲热情邀请。

  “今天有事,过几天孩子上学了,我去看你。”张巧英一边笑着应允,一边走进车间,看见毛文梅还在干活,叮嘱道:“钱慢慢挣,注意身体。”毛文梅家有5口人,父母年事已高,在家帮她带孩子,丈夫苏成富种地、养牛,她在扶贫车间打工贴补家用。

  2017年初,张巧英将城里的店铺出售筹资200万元,在娘家西滩村投资种植百合,建起加工车间和冷库。2019年,首批500亩百合到了收获期,张巧英招工人时,毛文梅第一个报名。如今,毛文梅已在车间干足一年,挣了3万多元。“相当种10亩糜子10年收入的总和。”毛文梅开心地说,“现在老人看病吃药、孩子上学、家里日常开支,都是我负责。”

  百合不像粮食作物,从种植到根部彻底发育完成,需要在土地里汲取3年的营养,意味着每3年才能收获一次。在大山里种植百合,张巧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由于不懂技术,缺乏管理经验,第一批500亩百合亩产1000公斤,比自己设想的亩产少了500公斤。”张巧英仔细一算账:“按照新鲜百合市场价1公斤30元,除去成本亩纯收入1万元,3年纯收入500多万元,是传统作物的三四倍。”虽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产量和收入,但远远高于传统作物的收入,张巧英坚定了种植百合的信心。

  2019年,张巧英在西滩村种植2000亩百合的同时,又在火石寨乡小川村种植百合1000亩,两个基地虽相距几十公里,但良好的长势却出奇一致。“没有科学技术支撑,我也不敢投资种百合。”张巧英说她能成功种植百合,并非运气使然。

  “百合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药食同源植物,喜冷凉,适合无污染的土壤种植。”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高级农艺师杨彩玲经过试验,发现百合需水期正好与固原七八月降水期相吻合,适宜固原大部分山地种植。

  为了进一步验证,杨彩玲负责的科研团队先后从山东、云南、甘肃、湖南、江西、四川等地搜集百合种质资源20份,在泾源、隆德等地试验,进行抗寒越冬适应性观察。

  通过试验研究,杨彩玲初步筛选出越冬、耐寒、抗旱,并适宜固原种植的5种高产优质食药观赏百合,推荐列入固原市“一枝花”进行推广种植,张巧英闻讯第一时间领种。

  “新鲜百合1公斤30元,手工百合干1公斤240元。”为了增加百合附加值,张巧英引进百合干生产线,打造种植、回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更多妇女务工增收。

  种植基地加工厂常年固定用工20多人、灵活用工100多人,年支付人工工资100多万元。小川村村民马得旺将10亩地流转给基地后,带着妻子孩子到基地务工,半年3人收入5万元。“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比种庄稼收入高。”马得旺说。

  小川村有6000多亩土地,原来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传统作物。今年年初,小川村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企业种植百合、芍药、大果榛子等新品种4000多亩,带动务工250人,收入400多万元,常住户户均收入1.5万元。

  目前,固原市种植百合5000亩,年亩均纯收入5000元,通过百合引种试验示范,探寻出山绿与民富共赢的新路径。“1000亩百合3年可用工380人次,按人均最低工资1万元计算,3年劳务收入380万元。”杨彩玲介绍,农户流转土地后,又参与百合种植、除草、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生产过程,实现多渠道增收。明年基地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模式,让更多群众参与百合种植,进一步激发生态红利,让生态优质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  大山里的百合种植基地。</p>

  大山里的百合种植基地。

<p>  村民在百合加工车间务工。</p>

  村民在百合加工车间务工。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倪金凤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