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科普真相
右美沙芬滥用调查
难以戒掉的“镇咳药”
2023-11-10 09:50:28   来源:中新社

  “收几盒右美”“第一次o多少合适”“吐得死去活来”……在社交平台和互联网社群里,一些年轻人说着隐蔽的“黑话”,互相交流经验和感受。

  这些让普通人感到困惑的词汇,有着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o”即“od”,译为超正常剂量(overdose),“t”指片/粒,“右美”则是镇咳药右美沙芬的简称。

  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通知称,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等五类药品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通知提出了严格控制药品生产量,强化药品经营环节监管,加强寄递渠道查验等要求。据公开资料,上述药物都属于处方药,过度使用具有成瘾性,近年被滥用的情况频频发生。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已被列为处方药,但目前仍有人通过药店和互联网无处方购入右美沙芬。通过网络,成瘾性处方药买卖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引诱青少年购药的药贩也隐藏其中。

  药物滥用的“深渊”

  即便药量增加到48片,右美沙芬也无法带给季云快感了——耐药性的作用,让她想尝试更多。直到7月,19岁的她用可乐送服了60片右美沙芬后,因失去意识被家人送往医院洗胃。“醒来的时候我就躺在急诊病房床上,上着心电监护。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季云告诉记者。

  季云第一次超量服用右美沙芬是在今年5月。当她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可以借吃右美沙芬“逃避现实”这种说法时,选择了买来试试。但彼时的她不知道,所谓的药物塑造的“乌托邦”,要想逃离到底有多难。

  12片、24片、36片、48片……意识到成瘾后,季云有尝试过自行戒断,但并未成功,直到被送进医院。

  与季云不同,李林过量服用右美沙芬则更多是因为好奇。初中时,他经朋友介绍接触了“od”,此后他总会忍不住尝试。李林称,尽管他控制住没有加量,但吃药频次还是变成了一天一次,且很难回归正常生活。如今他很少出门,记忆衰退,肾脏也出现问题。“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大部分都有。”

  季云说,她很庆幸被及时发现了。“因为耐药性,当时右美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就像掉下去就爬不上来的深渊。”

  类似的药物成瘾者不在少数,被滥用的药物也不仅是右美沙芬一种。记者所在的“od交流群”有数百人,成员们常常讨论经验感受,分享其他可滥用的药物。而这样的隐蔽社群还有很多。

  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高新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接受采访时称,2016年11月开始,他所在的科室陆续有右美沙芬成瘾患者出现,此后逐年上升,2021年突破400人,青少年占多数。

  是“天使”也是“魔鬼”

  不过,随着管制升级,情况已有很大改善。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将氢溴酸右美沙芬单方制剂转换为处方药。徐杰介绍,2021年12月以来,前往其科室就诊的右美沙芬成瘾者数量较往年明显下降,但也有人转而去寻求其他药物。

  从事成瘾研究多年,徐杰见证的被滥用药物层出不穷,在他看来,一些药品本身就有两面性,“是治病良方,但也可能成为魔鬼。”

  晴日心身医生集团创始人、中国毒理学会第五届药物依赖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何日辉很早就预见到了这一现象。2008年,何日辉等人就发表论文报告了一位因滥用右美沙芬被送至医院急救的患者。他认为,“深层次来说,青少年药物成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徐杰介绍,常规剂量的右美沙芬不会产生药物依赖,但短期内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如急性肾衰或药源性肝损伤,导致昏迷甚至生命危险,精神方面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长期滥用会造成肝肾、神经功能受损等,以及严重的依赖症状。

  “药物对人的损伤是滞后的,有的不会立即显现,它就造成了一个假象,(让人)觉得这只是药品,危害小,但并非如此。”徐杰说。来治疗的青少年,很多甚至会反问:“我只是吃药,有什么问题?凭什么给我治疗?”

  更让他担心的是,部分青少年涉及多种药物滥用,彻底戒断并不容易。徐杰等人曾回顾分析了高新医院戒毒科收治的28例右美沙芬依赖的住院患者,发现出院1年内患者复吃率超过80%。“复吃率接近海洛因。”

  而且,由于存在广泛的网络联系,一些药物成瘾者形成了“圈子”,这引发了何日辉的担忧。他认为,身处其中的青少年会有归属感,然而,由于成员分享的基本都是负面情绪,很容易激活其他人的心理创伤,甚至诱发“复吃”,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成瘾”。

  监管之外,更现实的困境

  受访专家均认为,我国对药物滥用的管制已非常严格。据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8日介绍,中国现已列管456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两个整类物质,成为世界上列管药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

  药品监管也多次完善。盐酸曲马多、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等,都在被滥用后列为了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毒品。而且,我国早已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的药物滥用监测体系。

  据报道,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9月26日称,将密切关注药物滥用变化情况,对发生滥用的药品在必要时依法及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划转为处方药已是普通药品监管的极限,是否应继续对右美沙芬升级管制?何日辉认为,强力管制可以缓解问题,但不能仅靠列管来解决。“就像‘打地鼠’一样,冒出一个打一个。”在他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之前主要都是外归因,“一味地指责药的问题、社会问题,其实国家对药物滥用的管制已经是最严厉的了,而且国外这个问题更严重。”他认为,不应忽视最关键的家庭系统因素。

  徐杰也表示,产生药物依赖有不良家庭关系影响、好奇心驱使、被人教唆、对危害性认知水平低等多种原因。“大部分人一开始对滥用危害性并不十分了解,后期逐渐发现问题,想戒就难了。”他用“恶性循环”形容这个过程,“为什么意识到不好还要吃?他们以为药物缓解了焦虑、失眠等问题,不吃什么也干不了,但其实是出现了戒断症状。”

  因此,每位来治疗的药物滥用者,都会被徐杰告知“治疗只是一部分,复吃率很高是个不能回避的话题,需要家长、青少年和我们共同努力。”

  在受访专家看来,实际上,在监管之外,成瘾患者面临更现实的困境,包括治疗药物依赖成瘾的机构少、戒瘾行业较“乱”、前期难以监测预警等。(文内部分受访者为化名)(据中新社电)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