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0 ->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丹心如霞汇聚磅礴伟力
奋力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三五”时期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盘点
2021-01-28 09:48:36   
2021-01-28 09:48:36    来源:宁夏日报

  5年的奋力拼搏久久为功,5年的爱心浇灌硕果累累。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快、残疾人工作成就最显著、残疾人民生福祉获得感最大的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持续加大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和特惠政策保障。各地各部门聚焦残疾人脱贫攻坚主题主线,用情用心用力解决残疾人最需最盼。社会各界热心扶残助残,奉献一片片爱心。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与全区人民一道战贫困拔穷根,谱写了一曲合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章。经过5年的努力,我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10项主要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全区55495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84%,超目标值2.84个百分点。

  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筑牢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网

  惠残政策不断健全。制定出台《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脱贫实施方案》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81项惠残政策,给广大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十三五”期间,中央和自治区本级安排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共计16.64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13倍。其中,仅2020年中央和自治区本级安排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达3.54亿元,直接受益残疾人数达62万人次,是2015年的4.92倍。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2020年年底,推动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年分别调高120元和480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受益人数为23.5万人次。13.8万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6万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03万困难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靠家庭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享受低保待遇全面落实,残疾人在家庭人均补差金额基础上同时增发了10%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托养服务能力提升。各类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62家(公办10家),享受寄宿制、日间照料、居家服务残疾人分别达962人、1024人和5260人。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同户等特殊困难家庭救助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启动实施了“圆梦护航保”,2020年全区9.7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享受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障。

  通过多措并举加强兜底保障,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个残疾人的心坎上。

  推动精准帮扶综合发力  残疾人脱贫奔小康一个不落

  脱贫工作扎实推进。将残疾人脱贫融入全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多措并举、加强服务,8205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享受了“阳光助残小康计划”项目特色种植、养殖资金扶持。累计创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55个,安置带动3627名残疾人稳定增收。落实闽宁合作对口帮扶项目28个、资金4264万元。推动建成安置残疾人灵活就业扶贫车间12个。隆德县“托养+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文贤,带领六盘山区更多的残疾人巧手善“绣”仿真花,走向美好生活。固原市实施的“隆隆薯扶贫助残电商扶贫项目”,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大赛上获得“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奖”。及时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四查四补”百日攻坚行动,尽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残疾人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推动对建档立卡残疾人危房危窑进行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率达100%。

  就业创业稳步提升。坚持授人以“渔”,狠抓培训促就业。大力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3.35万人(次)农村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开展“宁夏贫困残疾人家庭‘千名高级手工艺师’培训行动计划”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332人(次)受益,比“十二五”增加了117%。每年组织举办一次全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年均扶持城乡残疾人就业5.7万人(次),其中: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到2020年达到2218人;辅助性就业安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年均达1186人,是“十二五”的6.7倍。积极支持盲人创业就业,盲人按摩机构由“十二五”末的175家增加到2020年的210家。开展淘宝云客服、直播带货等电商培训,带动更多残疾人利用网络实现高质量灵活就业。

  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广大残疾人用自强不息精神诠释生命真谛,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涌现出倪岩、王辉、王占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印证了残疾人同正常人一样也可以活出人生精彩。固原市残疾人辛宝同作为全国基层残疾人脱贫代表,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讲述宁夏脱贫故事。“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李耀梅,在接二连三的不幸面前不屈不挠,从一个人靠一把笤帚与命运抗争,到建立笤帚生产车间改写人生,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小康生活。2020年12月上旬,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残联共同举办“小康路上 奋斗有我”全区自强与助残脱贫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过去的5年里,我区共举办自强模范、助残先进等事迹报告会16场(次),在区内外主要媒体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1500多篇(次),广泛宣传残疾人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夯实基础提高服务能力  助力残疾人重树自信展笑颜

  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十三五”新建(续建)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项目35个(竣工30个、投用20个、在建5个),西吉县等7个县(区)全面建成了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设施,全区累计完成投资7.46亿元,建成总面积达17.9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运营3年来,实现目标人群救助服务全覆盖、康复手段全面使用,对全区康复业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儿童康复救助走在前列。实施“十百千”康复人才培训项目,着力突破康复服务的人才瓶颈。建立了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救助标准由每年1.2万元/人提高到2万元/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达到40家,2020年1626名有康复希望、家长能陪护的残疾儿童,全部在定点服务机构得到康复救助。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经验在全国残联系统交流推广,被中国残联确定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试点省区。

  辅助器具适配贴心精准。2020年2.15万残疾人享受了精准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适配率达91.2%,超目标值11.2个百分点。其中:为205名建档立卡重度肢体残疾人适配了站立式电动轮椅,帮助20名脊髓损伤残疾人实现了能力重建。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基本康复服务,2020年5.99万残疾人享受到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2.66%,超目标值12.66个百分点。实施辅助器具免费借用项目,在城区公共服务场所和乡村布设“爱心接力、循环使用”辅助器具免费借用服务点95个,新建规范化残疾人社区康复站282个,确保每一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及时得到贴心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优化。在河东机场、银川火车站、展览馆、图书馆等重点公共场所,关爱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可见。《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必须做到无障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无障碍设施改造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4389.8万元对城乡12016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是“十二五”的2.46倍,全部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现“清零”。

  提升素质搭建融合平台  鼓励残疾人投身文体展风采

  扶残助学成效显著。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工作全面开展。2020年千余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得到“一人一案”送教上门服务;7281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以上。933名残疾学生考入普通高等院校开启精彩人生,比“十二五”录取人数(638人)增长46.2%。我区盲人姑娘黄莺以“心光”照亮不屈人生路,成为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211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盲人研究生。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想方设法提升广大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和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在全国率先建成宁夏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依托“书香宁夏”工程,扶持21个县(区)建成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全区自强模范”陆梦蝶坚持文学创作,书写人生传奇,成长为宁夏作协会员。推进政府信息无障碍发布,扩大盲文、有声读物、手语翻译、字幕等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范围,市级以上电视台主要新闻栏目加配了手语解说和字幕。推动电信部门对持证残疾人给予通话费和上网流量大幅优惠。

  文体比赛成绩斐然。成功举办首届宁夏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展示残疾人聪明才智和艺术潜力,推进残疾人文创作品市场化。组织我区残疾人文艺人才参加第九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所有参演节目均获得奖励名次。常态化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建成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18个,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我区残疾人运动员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斩获14金、18银、23铜,较上届增加了13金、12银、13铜;在第十届全国特奥会斩获48金、19银、14铜,较上届增加了13金、10银、3铜,奖牌总数排名由全国31名跃升至22名。在国家级竞赛的多个项目中,郭建林、许晓艺、杜丹妮、焦龙等一批宁夏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赛出了风采和水平。

  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更优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管齐下推动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各级人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执法检查。各级政协专题视察越来越常态化。各级政府残工委健全残疾人工作议事制度,统筹推动重大惠残政策制定和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密切配合协作,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残联建设不断加强。残联系统改革深入推进。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和工作力量配备得到加强,建立乡村两级残联组织151个。扎实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走转改”“学听跟”专项活动、“迎着困难问题上、围着服务残疾人转”主题实践活动、“我思考、我践行、我奉献”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使各级残联组织成为残疾人可亲可信的“娘家”。

  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宁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开展“集善工程—助听”行动、“爱心永恒—启明”行动,实施“爱的滋润”公益项目、“集善如新儿童蜜儿餐”项目、“扶残助残光明行”项目、“国龙爱心助残”项目等多种形式扶残活动。“集善扶贫健康行—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等慈善公益助残项目深入广泛实施。累计落实慈善公益助残捐款(物)总价值1.03亿元,共有12.7万人次残疾人受益。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十三五”时期,我区残疾人事业硕果盈枝,全区47.5万人残疾人在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康复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方面得到实惠最多,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面对“十四五”新时期新挑战,全区残联系统将汇聚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磅礴爱心伟力,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奋力开启我区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不断谱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p>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p>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p>  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确保“应救尽救、一个不落”。</p>

  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确保“应救尽救、一个不落”。

<p>  为全区205名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发电动站立式轮椅,帮助他们站起来、走出去。</p>

  为全区205名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发电动站立式轮椅,帮助他们站起来、走出去。

<p>  银川市重度肢体残疾人王婷被电商企业聘为运营总监,月收入4500元。</p>

  银川市重度肢体残疾人王婷被电商企业聘为运营总监,月收入4500元。

<p>  发挥专门协会职能作用,讲好扶残助残故事,引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p>

  发挥专门协会职能作用,讲好扶残助残故事,引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p>  盐池县肢体残疾人王占贵发挥养殖大户引领作用,带动42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户脱贫。</p>

  盐池县肢体残疾人王占贵发挥养殖大户引领作用,带动42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户脱贫。

<p>  残疾人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了解冬残奥知识,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p>

  残疾人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了解冬残奥知识,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