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庆区人大常委会以为民办实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细微处着手,从群众需求出发,扎实办好“百姓小事”,以“小实事”推动“大民生”,全力为辖区居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一号”议案诞生记
前段时间,掌政镇碱富桥村民生渠修砌后开闸放水,当天一大早,村民们就来到渠畔边,看着渠水奔流而下。
据了解,民生渠于2007年砌护修建,沿线流经掌政镇永南村、碱富桥村、强家庙村。其中碱富桥村段全长2700米,涉及12个村民小组700余户村民,灌溉面积5000余亩。这几年,渠道老化、排水不畅、下渗严重的问题逐步凸显,特别是位于渠下游的田地,想要灌上水要等十多天。村民陆珍平家的麦地便是如此,“水浇得不及时,粮食长不好,直接影响收入”。
2022年年底,兴庆区人大常委会向所有代表发出征集议案、建议的通知,先建广场还是先修砌民生渠引起很大争论,随后代表们实地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到,相比于修建广场,村民们更在乎解决灌溉难题,让粮食满仓、口袋有钱。
最终,掌政镇10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砌护掌政镇民生渠碱富桥村段》的议案,在兴庆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被定为一号议案。
今年3月份,该议案工程开工建设,兴庆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多次到现场实地察看,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民生渠修砌结束后,村民们十分开心,直言人大代表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
“人民选我们当代表,我们就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脚踏实地调查,才能提出真正接地气、惠民生的好议案、好建议。”站在民生渠畔,一号议案提出者之一——兴庆区掌政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杭金弟说道。
人大代表如亲人一般亲
近日,兴庆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接到家住文化街街道山河湾社区的王福明老人的来电,感谢人大代表马立群、朱英超,仅用3天时间就为儿子乐乐解决了就医问题。
原来,王福明的儿子乐乐不幸患上精神疾病,3月上旬,他准备带儿子去医院注射药物时,被告知一针需要近两千元,一年下来光打针这一项开支就得两万多元,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可不打针的话,儿子的病情就无法控制,老两口天天为此发愁。
随后,王福明到所在社区寻求帮助,正巧碰上自治区、兴庆区两级人大代表马立群和银川市人大代表朱英超在社区走访调研。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两位代表立即与医院、卫健部门联系协调,并且安慰道:“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尽全力帮你想办法,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你。”在随后的几天里,两位代表及兴庆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对乐乐就医落实情况进行跟访,直到得知乐乐顺利就医才放心。
“下一步,我们要好好学习相关政策,多到基层调研,多了解老百姓急难愁盼事,多建有益之言,多献利民之策,不负代表使命。”朱英超说。马立群也将“如何做好因病致贫家庭兜底工作”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
今年以来,兴庆区各级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联络站累计接待群众9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43条,协调解决了一批道路硬化、老旧小区改造、民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记者 肖梦琪 实习生 保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