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宁夏两会新闻中心 -> 要闻
2020年,代表建议办理落地有声
2021-01-29 07:42:08   
2021-01-29 07:42:08    来源:宁夏日报

  近日,记者从宁夏人大常委会获悉,截至2020年年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的10件议案、220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人民至上”贯穿代表工作各方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代表,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积极回应民意,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代表工作交上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其中,一些议案建议被列入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区共同遵循的新规范;一些建议被列入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事项,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

  亮点建议之一: 

  人大代表雷光新提出“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全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办理情况:2020年9月30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通过28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破解民营企业准入难、融资难、转型难、清欠难等问题,为宁夏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活力。实施意见中还建立了省级领导同志联系民营企业及帮助民营企业纾难解困等工作制度,努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营造亲清、务实、高效的政商关系。

  代表回声:建议办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困难和短板,下一步自治区工信厅要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亮点建议之二: 

  大会期间,李培润等6名人大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成立全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的建议》《关于引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建议》《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3项建议,希望从产业园建设、人才培养、方便群众就医等方面补齐中医药服务体系短板、充分发挥中医防病治病独特优势。

  办理情况: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于2020年实施门急诊综合楼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被列入自治区2020年80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并将建立以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为中心,预计2023年建成集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复养生、健康养老服务和科技研发、制剂生产、物流配送及展示体验、购物餐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

  在《关于引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建议》办理过程中,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实行了一系列倾斜政策:降低评审条件晋升职称、缩短年限晋升职称、降低学历晋升职称,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满15年的专科生、20年的中专生可申报副高级职称。引导中医人才到基层服务,着力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紧缺的难题。

  在《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的办理过程中,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在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和协议医疗机构时,中医专科医院与综合性医院执行统一的准入规则,将自治区和银川市中医医院2家三甲中医医院执行三级乙等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和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起付标准相比三甲医院降低300元左右,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中医消费需求。

  代表回声: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希望继续加大中医药事业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在医院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中医治未病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亮点建议之三: 

  朱丽敏、韩娜、张继勋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希望政府加大对社会组织财税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工作大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增加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我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办理情况: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筹安排,赴基层各社会组织开展调研论证,起草形成调研报告,对我区社会组织发展提出建设性措施,制定印发《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办法》《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培育发展全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资金奖励标准(暂行)》等文件,明确培育措施,构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监管、党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提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社团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全面规范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代表回声: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希望民政部门继续加大对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指导和扶持力度,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亮点建议之四: 

  马俊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推动我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建议科学规划引领文旅发展方向,整合资源要素,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积极挖掘培育,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提高服务水平,强化融合发展保障能力,推动我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走出宁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办理情况:宁夏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目前旅游产业收入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旅游业作为自治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

  日前,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化旅游产业是其中之一,其中提出,宁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总体目标是以“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为形象定位,以“畅游宁夏,给心灵放个假”为价值定位,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空间发展格局,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统领,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未来5年,全区游客接待量力争年均增长25%左右,2025年接待人数力争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全力打造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代表回声:建议办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后续任务依然艰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开展专题研究,找准工作聚焦点和抓手,结合代表提出的希望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工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扶持上下功夫,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提升旅游品质,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符合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的高质量文旅产品,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亮点建议之五: 

  韩向春、马梅花、翟云玲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将盐池县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重点区域的建议”,加大对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

  办理情况:目前,自治区政府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将明代河东长城盐池段编入国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支持,争取国家文物局359万元资金用于明长城盐池青羊井段修缮,自治区财政安排450万元资金支持横城至花马池道路建设,积极推进盐池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落地见效。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工作,成立了自治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吴忠市人民政府等5个地级市人民政府和21个自治区相关部门被列入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代表回声:对建议落实情况给予肯定,并提出宁夏具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各部门要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严格标准,全力以赴做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工作。要继续加强长城遗址保护管理力度,强化统筹兼顾,突出规划引领,以保护长城和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展示长城文化特质和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为重点,促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要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整合特色资源要素,创新旅游宣传模式,以文化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尚陵彬)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孙晓村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