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美力量浸润民生温情,以基层身影标注平安兴庆。“社区工作只有群众满意才是真的好”。这是大新镇派出所新水桥石榴籽警务室社区民警袁芳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不断努力的目标,从事社区工作的几年里,她用双脚丈量着每一村落,用温暖化解着每一起纠纷,认真面对着平凡而又实际的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一颗热心”换来辖区群众的“一片安心”。
她是矛盾纠纷的“解铃人”。目前负责的大新镇派出所新水桥石榴籽警务室,管辖的辖区占地8平方公里,居民小区5个、4744户,行政村3个、626户,实有人口17424人,其中流动人口8000余人,少数民族9000余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居住人员复杂、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家庭矛盾纠纷多……新水桥石榴籽社区民警袁芳采用背靠背、面对面的六方联调机制,聘用律师、公证员、以及司法所、网格员,更好的为辖区做好调解工作。2022年1月至今,共化解矛盾纠纷18起,其中家庭情感类5起。
2022年2月22日,袁芳接到居民石女士的电话,称自己与丈夫因琐事发生口角,并被丈夫殴打。经社区民警袁芳详细了解到其丈夫罗某脾气暴躁,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为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社区民警袁芳启动六方联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妇联、社区综治专干一起在警务室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发现双方主要矛盾是平时缺乏沟通,罗某在外工作压力大,石女士在家照顾孩子,互相指责双方都不好好说话。针对双方矛盾的根源,分别指出两人的问题,罗某缺乏情绪自控力,石女士嘴不饶人还火上浇油,家是讲爱的地方,越打越远,夫妻两人互助互爱、互相包容理解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经过三小时的耐心劝导,双方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罗某主动向妻子道歉并且保证不再出手打人。
她是为民解忧的“贴心人”。“群众的事情就是社区民警自己的事”。2022年1月7日,辖区某银行一名70多岁的老大爷在银行ATM机面前捣鼓了半个小时,大堂经理发现不对后迅速联系袁芳。她立即赶到银行,发现大爷正在和陌生人通话,需要大爷给对方转账,袁芳和同事百般劝说,大爷停止了转账,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成功被制止。在辖区群众眼里,袁芳是当之无愧的“守护卫士”,作为社区民警,她经常24小时连轴转,不分昼夜地奔波忙碌。
她是创新工作的“开拓者”。新水桥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社区,袁芳每天都在思考,在无数次走访和积累中,找到了答案。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为社区治理背景,针对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流动大的特点,创新在警务室实行一室一厅一窗口一长廊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即:一个矛盾纠纷调解室,一个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大厅,一个少数民族便民绿色窗口,一个工作机制长廊。形成具有“塞上枫桥”警务品牌的鲜明特色,构建“邻里守望、共护平安”的社区警务治理格局。
社区民警袁芳知道辖区70岁高龄的慕某,身患脑梗丧失行动能力,只能依靠同样是72岁高龄且身患各类病症的丈夫罗某进行照顾,天有不测风云,老两口的女儿因一场事故落下了二级残疾,行动不便。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社区民警袁芳带领社区辅警、禁毒专干到慕某家中进行走访,走访过程中,袁芳与其唠家常、问温暖,询问其生活、身体情况和目前面临的困难,同时将准备好的烟火报警器为慕某安装好,并告知其在使用煤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出现危险。临走时,袁芳再次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有困难要及时通过电话告诉身为社区民警的自己,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解决,并鼓励慕某一家人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幕某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说道:“非常感谢你一直惦记着我们且经常提供帮助,有你在,心中也多了几份温暖。”
既然选择了风雨兼程,就意味着这一生都在无怨无悔的奉献,现如今,袁芳把全部汗水洒向了这个崭新的“石榴籽”警务室,她把群众植根于心,保障群众平安,守护民族团结,她正在用实际行动,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过滤网”。(通讯员 杨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