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隆德魏氏砖雕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师傅们熟练地制瓦、脱模、雕刻……一派忙碌景象。
魏氏砖雕的花瓣纹路清晰,栩栩如生。(资料图)
砖雕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隆德县,魏氏砖雕发展已有120多年历史,经过5代人传承,至今仍以口、耳、手相传的方式传授。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和魏凤萍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打破魏氏砖雕传统家庭手工作坊的传承发展模式,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主要生产销售各类手工砖雕、合成砖雕、房屋脊兽、青砖瓦等一系列仿古建筑材料。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授艺活动,带动周边村民、留守妇女及残疾人就业,让村民挣起了“文化钱”。
“只有人人都参与到这份手艺活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传统技艺才不会丢失,发展的机会才会更多。”卜文俊说,魏氏砖雕从家族式传承发展到现在,除了自身对传统非遗文化一如既往的热爱,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帮扶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非遗企业发展起来,隆德县税务局沙塘镇税务分局多次走访辖区非遗传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对企业“一对一”宣传辅导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传承情况,解答了涉税事项办理难点,回应了涉税诉求,及时送上“减税、退税、缓缴”的税费礼包,魏氏砖雕就是其中的一站。
“办税工作人员常来村里宣传优惠政策,还教会我们用手机、电脑办理纳税申报、开票业务。真是‘学生’不出门,‘老师’找上门啊!”卜文俊告诉记者,今年截至目前,魏氏砖雕已享受制造业缓征税款5120.9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虽然不是重点税源企业,但税费支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减轻资金周转压力等,支持他们更加坚定传承好非遗文化的决心和信心。”宁夏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多。全区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中小企业的纾困发展,确保各项减税、免税、缓税助企惠企政策,做到应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能缓的缓到位。
“砖雕是很实用的东西,而且我们做得很规范,有生命力的手艺不会失传的。”卜文俊遵循古法,对砖雕工艺进行改进,并开发新产品300余种,生产的各类手工砖雕作品、建筑用批量砖雕产品等走俏市场,产品销到了甘肃、陕西、青海等地,真正做到了从宁夏“出圈”!(宁夏日报记者 王瑞/文 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