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隆德县龙泉苑广场的小吃街里,随着彩灯和小吃店的招牌陆续亮起,阵阵诱人的香味四溢开来,来往的路人逐渐被眼前的美味吸引,停下了匆忙赶路的脚步。在这条街上,旺仔鱿鱼店的生意尤其火爆,顾客围站在摊前,盯着老板手里的鱿鱼串,露出期待的目光;一旁已经吃上了的顾客,将吃完的竹签插进旁边的收纳桶里,逐渐增多的竹签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道令人瞠目的“竹签树”景观。
“这桶竹签只是我店里销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数顾客都是直接带走。”说话的正是旺仔鱿鱼店的老板,名叫张旺利,给人精神饱满、干净干练的印象。张旺利今年34岁,凭借一身干劲和踏实勤劳,从一个初中毕业的愣头青,到有房有车有公司,这个鱿鱼店是他夜间的主营业务。
张旺利15岁时就开始辗转南方多个城市打工,后来在大武口开起了餐厅,虽然收入还算不错,但长年在外思念家乡,且随着父母年迈需要照料,孩子也到了入学年龄,他决定返乡创业。2016年,张旺利回到隆德县,和母亲做起了铁板鱿鱼生意,他们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生意还不错。2021年,张旺利收起了三轮车,开了一间小店,为顾客提供更舒适的用餐环境。随着小店的开业,卫生条件得到了保障,鱿鱼的销量也逐渐增多,生意越来越稳定。张旺利说:“走街串巷的时候积累的老顾客都找上门来买,通过网络平台也吸引了不少新顾客前来。”
鱿鱼店每天从下午五点半一直营业到深夜11点多,张旺利一家人齐上阵,但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还是会忙不过来,日收入能达2000元。店里的臭豆腐也是张旺利得意的产品,为了做出更好的口味,张旺利特意去长沙市学习臭豆腐的制作,学了一手好手艺回来,既增加了店里收入,也丰富了店里特色。“年轻人要思想开放,有创业精神,要勤劳肯干,才能给家人带来好生活。”张旺利说。
除了鱿鱼店,张旺利还成立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和一家汽车贸易公司,为附近陪孩子进城读书的妇女提供18个就业岗位,让她们利用闲暇时间就业增收。员工杜娟在汽车贸易公司已经干了4年,月收入近5000元。在这里,杜鹃从一个农家妇女变成了一名独立自信的母亲,靠着自己的打拼在县城里买上了房,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
“累并快乐着”是张旺利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只要有思想、有干劲,就一定能行。”张旺利说。(记者 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