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紧紧围绕制定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加强城镇与乡村建设与管理“双统筹”,加快城乡水电、网络、公交、环卫一体化建设,让全县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城乡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一项项惠民工程落地落实,敲响了城乡发展的声声战鼓;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奏响了城乡建设的时代强音。五年来,隆德县精心打造花园式文化旅游城市,建成三山府邸等8个小区,完成人行片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南凤嘉园等14个小区、六盘山大道等7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让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三山两河一湖”环城生态景观带,使县城整洁靓丽,到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小区居民出门便可见景。
市民王连选对记者说:“这几年来,县上的各小区改造提升得非常好,小区里都补充了体育活动设施,尤其人行小区的这个广场早晚锻炼的人特别多,我们每天活动起来也很高兴。”
如果说县城是县域的“心脏”,那么乡镇就是县域的“躯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五年来,隆德县通过实行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积分管理,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城乡生活污水统筹治理,为所有行政村配齐垃圾收集设施。新建杨河乡红旗村、奠安乡梁堡村等35个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实施联财镇恒光村等22个行政村污水管网工程,建成温堡乡老庄村等7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先后建成神林、好水等10个美丽小城镇以及温堡乡新庄村等53个美丽村庄。城乡面貌“颜值”更高,人居环境“气质”更佳,宜居宜业、宜养宜游成为生活现实。沙塘镇清泉村是隆德县近年来乡村发展的缩影。比起过去崎岖的山路、缺水的困境,如今村上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庭院,在夏日暖阳的映衬下,呈现出了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幸福画卷,处处令人赏心悦目。
“这几年,县委、县政府统筹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我们村完善基础设施,尤其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加快完善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我们村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群众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清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壁涛告诉记者。
交通是发展的血脉、小康的支撑,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加快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年来,隆德县改扩建“312”国道、隆张、隆庄、好兴二级公路11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04公里,构建起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肌理的综合路网格局,获评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9条、农村客运线路33条,建成“全微通”智能化农村客运服务平台,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十四五期间,隆德县将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基础建设等方面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特色城市,创建秀美富足新农村,让县城与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全面提升中国最美县域整体形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目标,努力把隆德建设成六盘山西麓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宜居宜业宜游宝地。(记者:苏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