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7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筑梦隆德 兴牧启航”博士团赴固原市隆德县开展科技助农行动。在生物发酵专家卢英华教授带领下,团队通过推广微生物菌剂技术,帮助当地解决饲料霉变、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技术难题。
厦门大学博士团赴固原市隆德县开展科技助农行动。
博士团在沙塘镇张树村和杨河乡开展实地调研时发现,其研发的微生物类饲料添加剂能有效解决饲料霉变、蛋白转化率低等养殖难题。“使用菌剂后,村里的牛群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张树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建龙表示。据了解,该技术具备防霉抑菌、营养增效和肠道保护功能,能有效解决饲料霉变和蛋白转化率低等养殖难题。
在该县沙塘镇张树村菌菇基地,博士团针对废弃菌棒处理难题,应用微生物菌剂技术将黄曲霉毒素含量降至安全水平。目前已有500吨废弃菌棒转化为饲料,形成“菌棒—饲料—粪肥—还田”的循环利用模式。“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秸秆,传统处理方式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博士团成员马思迪表示,针对当地中药材产业,博士团计划采用生物菌剂技术处理黄芪秸秆,以解决其因纤维素结构致密而难以消化的问题。
期间,博士团还走访了宁夏瀚阳农业、串河安格斯牛业、杨河牧业等企业及多个村庄的养殖户,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产业需求。(宁夏日报记者 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