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 -> 宁夏网络普法 -> 以案释法
以案释法与宁同行 | 警惕!家长群诈骗频发,警方揭秘骗子套路并提醒防范
2024-09-23 15:22:26   
2024-09-23 15:22:26    来源:公安部刑侦局

  新学期开始,随着家长与学校、老师沟通的增多,诈骗分子也开始活跃起来,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学校的信任,实施各种诈骗行为。近日,多地警方接到家长报警,称在家长群内被骗。为此,警方揭秘了骗子的常见套路,并提醒广大家长和老师提高警惕。

  据警方介绍,诈骗分子常通过混入班级群、假冒班主任或老师的方式,发送各类缴费信息,骗取家长钱财。他们会在社交软件上搜索“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趁机混入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群聊。进群后,诈骗分子会先“潜水”观察,锁定班主任老师的身份并摸清其活动规律,然后克隆班主任或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在班级群里发送虚假缴费信息,或私信联系家长进行诈骗。

  此外,诈骗分子还可能以教育部门或慈善机构的名义,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学生,声称有助学款或捐助款需发放,进而骗取学生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或者要求缴纳相关手续费用。还有一些诈骗分子会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心理,冒充同学借钱应急,骗取钱财。

  这些诈骗行为不仅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防范此类诈骗行为,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和老师:

  【家长须知】

  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缴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避免在家长群或其他公开网络平台发布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

  添加新好友时,务必先核实对方身份。

  接到类似“孩子受伤、突发疾病”等需要转款的电话或信息时,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核实。

  【老师须知】

  加强家长群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

  定期对群成员身份进行审核,及时清除可疑人员。

  提醒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链接。

  遇涉及孩子重大问题时,尽量通过电话或家长会的方式联系家长。

  【学生须知】

  收到同学、好友的借款、代付等请求时,务必与对方电话或当面核实。

  如果好友、同学与你视频聊天,可通过互打手势或制定行为动作进行辨认。

  发现个人社交账号被盗时,应及时找回并提醒亲友。

  遇到同学、好友的求助时,可先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

  【网信说法】

  网信部门在此提醒家长和学生群体,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对于任何涉及钱财交易的信息,都要多方验证核实后再进行操作。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若发现诈骗行为,应及时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追查和打击。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编辑】:张海莹
【责任编辑】:张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