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 -> 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 -> 以案释法
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 新任干部炫耀公务员身份后,摊上了大事!
2025-11-07 11:24:13   
2025-11-07 11:24:13    来源:“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

  近日,两起因违规处理涉密信息而引发的泄密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11月5日发布案例,揭示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指尖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泄密风险。两起事件中,涉事人员或因工作疏忽,或因炫耀心理,最终导致国家秘密泄露,相关责任人被依法追责。

  有公开案例显示,某涉密单位办公室主任孙某为工作便利,违规拍摄机密级文件,并使用图文识别小程序将其转化为电子文档。然而,该小程序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涉密内容自动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孙某自以为删除本地文件即可高枕无忧,不料小程序开发公司员工竟将涉密文件打包倒卖。案发后,涉事员工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孙某也因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受到严厉处分。

  无独有偶,某市直机关新任干部蒋某也因类似行为付出代价。蒋某在参加市委某会议后,为炫耀公务员身份,擅自将会议领取的秘密级文件首页拍照上传至朋友圈。尽管他在10分钟后紧急删除照片,但好友截图保存并转发,导致涉密信息迅速扩散,形成传播链。事后,蒋某因违反保密纪律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网信说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保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公职人员作为国家秘密的守护者,必须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在任何情况下泄露国家秘密。同时,网信部门也呼吁广大公职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保密意识,不随意拍摄、传播涉密信息。特别是在使用各类应用程序时,要仔细阅读用户协议,了解程序对数据的处理方式,避免因疏忽大意而泄露个人或国家秘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

【编辑】:张海莹
【责任编辑】:张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