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的城乡版图上,各县区正以各具特色的商业探索,绘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乡镇商贸中心变身“一站式”生活枢纽,村口便利店拓展快递收发与电商服务功能;直播电商与冷链物流助力枸杞、羊肉走向全国;商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活力……这些藏在贺兰山下与黄河金岸的商业实践,让老百姓买菜更方便、卖货更顺畅、生活更有味。
宁夏沙坡头区、利通区、惠农区、永宁县、原州区入选商务部2024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让我们逐一探寻它们在县域商业建设中的巧思与实效。

挖掘整合优势资源 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沙坡头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及案例
沙坡头区是中卫市下辖区,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地带,辖11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和36个社区,常住人口40.2万人,是宁夏最年轻的市辖区,享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殊荣。
近年来,沙坡头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着力完善商业网点布局,高效整合物流资源,提升农产品上行功能,强化商文旅融合赋能,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商业网点布局 补齐县域商业设施短板
沙坡头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推动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布局不断优化。
加快城区商圈建设。按照“一核集聚、二线串联、多点支撑”的布局思路,实施中卫万达广场、朝阳百货等多个县城综合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打造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商业新地标,推动区域商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成功申报中卫市“沙坡头区鼓楼消费商圈特色商贸集聚区”“沙坡头区四季鲜新型专业市场集聚区”项目。
打造乡镇商贸中心样板。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兴仁镇、宣和镇、镇罗镇等10个乡镇商贸中心,实现有条件的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100%。各乡镇消费环境大幅提升,在传统零售的基础上,增加餐饮、休闲娱乐、农资服务、快递收发、网上缴费等业务,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满足乡镇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例如迎水桥镇商贸中心集商贸超市、农资超市、快递驿站、便民驿站、餐厅、住宿等多业态为一体,建成后年商品销售额可达600余万元,餐饮住宿营业额达120余万元。
赋能村级便民商店。沙坡头区村级便民商店行政村覆盖率已达100%,为进一步提升便民商店服务能力,支持电商、邮政、物流、农村供销合作社、连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特许加盟、联营联销、供应链赋能等方式,改造提升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120个,在油盐酱醋、小食品、日杂用品等零售基础上,丰富其快递代收代投、电商交易、电商培训、信息查询、便民缴费等功能,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高效整合物流资源 推动快递物流降本增效
沙坡头区充分认识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在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的重要作用,聚焦成本高、时效低等短板弱项,持续引导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
补齐物流设施短板。实施沙坡头区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新建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一处、乡镇中转站6个、村级便民服务站点120个,并对“棉花糖”快递分拣共配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建成沙坡头区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邮政物流配送中心配备自动化分拣线、13 辆箱式货车、36辆快递三轮车,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快件智能化分拣处理。乡镇级中转站采用“乡镇支局投递”“中心支局辐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模式,增强投递能力。村服务站点采用“前店后合”的快递超市模式,提升了站点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沙坡头区积极推进“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引导中通、京东入驻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申通、韵达、极兔入驻“棉花糖”快递分拣共配中心,共享仓储、分拣、配送等资源,开展快递统一分拣,探索“1+N”快递共配模式,推动快递时效和配送范围显著提升,配送成本明显下降。目前,全区快递共同配送率约达到6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部分行政村实现快递由区到村当天可达。2024年沙坡头区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快递业务582.10万件,增长52.9%,较好实现增量、降本良性循环。

增强农产品上行动能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沙坡头区围绕苹果、金银花、红枣、硒砂瓜等特色农产品,支持农产品商品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居民增收致富。
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实施沙坡头区“生鲜电商+冷链宅配”新型冷链业态、沙坡头区神聚农业苹果产地集配中心、沙坡头区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产业供应链、沙坡头区英科特色农产品(红枣)产业供应链等供应链建设项目,建设农产品产地加工、集配中心,购置分拣、清洗、初加工、包装、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新增冷库面积2000余平方米,实现乡镇冷链物流覆盖率100%,显著提升农产品上行和销售溢价能力。如中卫供销生鲜供应链有限公司新建净菜加工中心,年收购蔬菜1800吨,带动示范种植户200户,辐射带动蔬菜种植基地1万亩以上,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明显。
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沙坡头区围绕移民村、产业村新建乡村电商直播中心13个,促成“米诺”“元宝”等电商超能团队与乡村直播中心结对帮扶,成立自媒体行业协会,开展电商直播等培训1500余人次,引导农户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线上直播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新建神聚农业湖北孝感店、夏华肉食品青海西宁店、沙坡头区苹果直营河北保定店、闽宁农业科技展销厦门店等10余个外埠窗口,持续推动沙坡头农产品“走出去”,提升沙坡头区农特产品市场影响力。

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 提质创新强势赋能
沙坡头区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辖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商,做足“旅游+”文章,带动商贸、餐饮、交通、住宿等消费型服务业提质创新发展。
打造文商旅融合商圈。对向阳街、中卫美食街两大特色观光夜市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升级,融入特色美食、文创小店,推动老街区焕发新活力,成功打造向阳步行街“大漠味集”特色品牌,形成集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赏为一体的多元化夜经济发展新图景,充分满足群众及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实现旅游旺季日均客流10000人次以上,荣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成为振兴商贸繁荣的重要平台、展现城市文化历史的亮丽名片,更是中卫市网红新地标和“城市旅游消费会客厅”。
发展文商旅融合新业态。沙坡头区积极发展冬季游、乡村游等新业态,挖掘房车营地、露营旅行、路边音乐会、沙漠之夜等新潜力,培育何滩村、鸣钟村、普天瑞农等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打造兼具沙漠、黄河、农耕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A级景区+旅游拳头产品+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三级旅游发展体系,全域旅游发展动能显著增强。2024年沙坡头区接待旅游人数1533.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旅游总收入10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