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闽宁情更长 山海共潮生 -> 融媒
闽宁情更长·“宁”听闽声 | 厦门航空:云端白鹭 连接山海
2025-10-11 17:26:44   
2025-10-11 17:26:44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从宁夏到福建,跨越千里的山高水长,凝结成两三个小时的云端之旅。

  这就是航空运输,一座城市与外界联系的便捷空中桥梁。

  眼下,在宁夏的银川、中卫、固原,以白鹭为标识的飞机,带着宁夏的人流、物流,翱翔全国各地。2009年4月,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首次开通福州—西安—银川航班以来,截至目前,厦门航空已累计开通宁夏航线50条,执行相关航班6.1万班,承运宁夏进出港旅客820万人次。

  10月9日,记者走进厦门航空,发现宁夏与这只“白鹭”之间,因为闽宁协作,诞生了满满的故事。

  航空业内一段传奇

  成立于1984年的厦门航空,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记者走在厦门航空的“学习馆”,看到了多项“第一”:

  ——1992年,为破解飞行员招聘难题,厦航率先尝试招收优秀大学生,送到国外培训成为飞行员,俗称“大改驾”。

  ——1994年,厦航兼并福建航空公司,成为中国民航改革重组有偿兼并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1997年,厦航在业内率先打破“铁饭碗”,实现全员合同制,管理人员可上可下、员工可进可出、工资可升可降,开创民航劳动制度改革先河。

  ——1997年,厦航颁发近900万字《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营运总册》,是中国民航首家推行规范化管理与作业制度的企业……

  40余年,厦门航空坚持“舍得投入”,提前10至20年进行科学规划,以企业架构、流程优化、数据治理为指引,系统性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以组织变革为抓手,打通各业务领域的技术条线,高效推动服务化、云转型等关键技术架构落地;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和探索。

  40余年,厦门航空铺展出一幅幅“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画卷:从一家只有2000万元“家底”、没有飞机、没有飞行员的地方航空公司白手起家,坚持依靠改革、舍得投入、服务规范、以人为本,坚持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发展成为机队规模超过200架、总资产近600亿元、旅客运输量近4000万人次的国际知名航空集团,还蝉联了世界航空旅客体验协会“世界级航空公司”大奖,跻身“世界八强”……

  一飞冲天。

  向宁而来迎风振翅

  “续写‘闽宁’新篇”板块,被放在厦门航空“学习馆”显著位置。

  在厦航集团宁夏航线网络图上,记者看到从宁夏出发,航线密密麻麻。“除了闽宁两地外,厦航开通宁夏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为当地企业走出去、外地资源引进来打开空中通道。”厦门航空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国辉介绍。

  厦门航空的助力,彰显在每一个点点滴滴。

  在服务乡村振兴上,春节刚过,一架又一架包机,载着西海固地区农民飞往福建,实现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托举起一个又一个家庭致富的希望。近五年,厦门航空累计承运农民工逾万人次。

  在文旅推介上,厦门航空推出宁夏文旅产品,既吸引福建游客,也通过北京、上海等航线带动全国游客走进宁夏。

  在人才交流服务上,厦门航空为福建省援宁的挂职干部、两地交流干部及专技人才发放人才卡、闽宁协作卡,便利人才的跨区域流动。

  “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闽宁两地经贸、文旅、人才等领域的需求变化,评估开通更多的航线、加密热门的航班,为两地的交流往来提供更便捷的航空服务。”黄国辉说。

  互相成就、双向奔赴,才能造就新的奇迹。

厦门航空的空乘达人在直播间带货宁夏枸杞。

  宁夏味道飞入云端

  “这是来自宁夏的红酒……”

  厦门航空的直播室里,执行飞行任务后的空姐化身带货主播,面向镜头前的粉丝推荐着宁夏特产。

  “不止是葡萄酒。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很多绿色高品质的农产品。”厦门航空服务总监赵冰介绍,在闽宁镇,厦门航空合作的葡萄产业园蓬勃发展;在贺兰县,厦航农庄宁夏枸杞生态基地一个月前刚刚揭牌。近年来,厦门航空精选宁夏的葡萄酒、土豆、瓜菜、滩羊等数十款优质产品,串联起“田间地头”到“机上餐桌”的绿色价值链。此外,厦门航空还将地道宁夏食材研发成为“空中米其林”餐食,让乘务达人开展溯源直播,以全渠道讲好宁夏土特产的故事。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产业链整合与延伸,探索多产业融合、高综合产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闽宁协作的‘山海情’绵延不断。”赵冰说。

  万米高空上,更多乘客因此记住了宁夏味道、更记住了宁夏。(宁夏日报记者 周一青 马越 王晓龙 文/图/视频)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