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闽宁情更长 山海共潮生 -> 要闻
山海和鸣共潮生
2025-10-10 07:50:03   
2025-10-10 07:50:03    来源:宁夏日报

  10月9日,永宁县和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联合共建的闽宁产业园里,机器轰鸣、干劲满满。星汉智能科技(宁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0多名工人正在组装超算服务器。

  “自去年8月投产以来,已经累计生产了3万多台套高端服务器,填补了宁夏高端计算机制造的空白。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里,我们也没停工停产。因为目前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啦!”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张嘉汇言语间满是骄傲。

  一个战略指引,跨越数千公里,二十九载不懈坚持。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闽宁协作内涵持续深化、领域不断拓宽,闽宁两省区共同书写“山海情”,打造了东西部协作的光辉典范。

  自2024年闽宁协作第二十八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在闽宁两省区的勠力同心下,10个方面39项任务已提前或超额完成。

  (一)

  闽宁两省区同处伟大新时代、共享发展新机遇,当前,如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担使命、再创辉煌,是新征程“升级版”闽宁协作需要聚力破解的新课题。

  闽宁两省区把“产业发展共兴”作为重中之重,深化拓展闽宁“总部+基地”“企业+资源”“市场+产品”等合作模式,从协作到合作、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探索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双方联合举办经贸活动57场次、引进企业51家,12个闽宁产业园新落地产业项目61个,完成投资24.6亿元。

  不久前,盐池县狮城宁好电商网批(西部)运营基地入选2025年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这个整合闽宁两地优势资源而搭建的集电商孵化、直播培训、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商产业园区,让宁夏的农产品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产生了乘数效应。

  “老铁们看过来,正宗的盐池滩羊肉,特价啦!”9月28日,运营基地直播间内,一场助农直播正在进行。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系着印有“盐池滩羊”字样的围裙,将一块烤得金黄的滩羊肉切成薄片。“看这个肉质,纹理细腻,入口即化。”朱玉国介绍道。后台数据显示,开播仅4小时就成交200余单,销售额突破3万元。

  超越单向输血的传统模式,着力构建双向赋能、融合互促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是闽宁两省区破题“共同富裕”的发力点。

  在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福建企业频繁亮相,借助“兄弟”搭建的平台,寻求多方合作,加快“走出去”“引进来”的步伐;两省区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大两地的项目布局和投资力度,不断延长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实现共同发展。

  一场场奔赴,助产业深度“牵手”。去年以来,哈纳斯集团、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凯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宁夏籍企业相继赴福建投资。宁夏在福建投资120亿元建设的第一个重大能源项目——莆田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开工建设,宁夏投资的全球首座万吨级铸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已经建成运营。

  (二)

  闽宁协作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缘于就业有“术”、致富有“路”。闽宁两省区坚持把“就业增收共富”作为重要保障,构建了“福建总站+地市分站+县级工作站”的宁夏驻外劳务工作站体系,不断拓宽老百姓增收路。

  清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区渐渐热闹起来。来自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的李兵换上蓝色工装,熟练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每个月能挣6500元,公司还包吃包住,这下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就宽裕多了。”李兵笑着说,这份稳定的工作给他们一家带来了踏实感和幸福感。

  政策保障不断优化的同时,就业增收模式也在不断升级,从最初单向的劳务输出,发展到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等深度机制。由闽宁合作建成的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探索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精准就业”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平均月薪在4000元至8000元,实现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去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闽宁镇因绿电赢得世界瞩目。

  在原隆村村民高玉祥家中,牛儿悠闲地吃着饲料,高玉祥则忙着清理屋顶的光伏板,“谁能想到屋顶还能挣钱,一年下来能赚四万多块钱呢!”

  闽宁镇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光伏+养殖”项目。同时,探索以24小时绿电供应赋能闽宁产业园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服装鞋帽加工等产业,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亲戚’提供了这么多的好项目,我们得让项目动力满满,带动更多人就业。”闽宁镇镇长赵超说。

  去年以来,两省区联合开展劳务对接活动30场次、举办专场招聘(座谈)会45场次、定向定岗培训3.2万人次,带动1.68万人外出就业,其中脱贫人员7662人,人均工资达8万元。

  (三)

  山还是那座山,人却充满了精气神。

  被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所感染,曾经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的“留守妇女”马燕,加入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抱着《新华字典》从头学起,一步步成长为乡村主播,还带动更多农村姐妹登上更大人生舞台。

  通过一批批挂职干部的交流学习,宁夏干部改变思想、提升作风,让更多宁夏老百姓受益。由吴忠市红寺堡区选派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挂职副县长的谢二亮,感受到福建人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业精神,圆满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赢得了好口碑。

  闽宁协作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合作、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实现全面开花。闽宁两省区坚持把“教育医疗共享”作为重要任务,结对共建教育机构达118对,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10所学校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深入拓展两省区本科高校“8+8”协作,在闽宁镇挂牌成立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新增16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共建活动。福建29家医院“一对一”定点帮扶、82名专家下沉基层,指导宁夏创新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218项、填补305项技术空白……

  山海和鸣,携手共赢。明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也是闽宁协作30周年,新征程,新启航,在深度与广度双向并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闽宁两省区定能开创协作新局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记者 姜璐 李昊斌)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