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4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要闻
融入
——贵州“菜客”宁夏安居记③
2025-10-31 07:36:48   
2025-10-31 07:36:48    来源:宁夏日报

  起初,青铜峡市瞿靖镇光辉村党支部书记姬顺祥只是想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邀请几名留在光辉村的“菜客”和本地村民代表聚在一处,吃顿“家宴”,乐呵乐呵。

  一场“约战”打乱了这个计划。

  9月20日,辖区杰青菜场总管韦小德敲开了姬顺祥的办公室:“‘十一’期间,我们想跟当地村民来一场‘村BA’!”

  这是好事儿!贵州“村BA”名震全国,一场篮球友谊赛既能消除隔阂又能增进情谊。

  可转念一想姬顺祥又犯了难:光辉村常住人口不到300人,留守老人居多,仅有的几名青壮年连支篮球队都凑不齐。

  但这场篮球赛又必须得办。

  为啥?

  瞿靖镇共有31个供港菜场,4个设在光辉村,村里的贵州“菜客”七八百人。种菜割菜很辛苦,天不亮就出工,天擦黑才返回,夏收旺季,很多“菜客”还要顶着夜灯去收菜。本就没什么交流的时间,再加上“菜客”们以菜场为单位集中食宿,跟当地村民交往更少,这场“村BA”是多么难得的交融机会!

  姬顺祥立即向上级汇报,得到了当地派出所、综治中心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同时,几个部门还悄悄盘算,要在中秋节前夕给这些“球员”一个惊喜。

  因为没有当地村民的参与,宁、贵两地的较量成了贵州“菜客”间的拼杀:瞿靖镇辖区8个菜场派出代表队,90多名“球员”轮班排练,割菜练球两不误。

  10月1日14时,光辉村文化广场上人山人海,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菜场务工人员把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双方队伍每进一个球都引得喝彩声如山呼海啸,分不清到底是谁的主场。

  一连酣战3天。10月3日18时,一声哨响比赛结束,昌盛丰菜场队赢得冠军。在欢呼呐喊声中,姬顺祥默默退场——他要转战另一个主场。

  原来,从商定举办球赛那一天起,瞿靖镇多个部门就在暗暗筹备10月3日晚上的“家宴”。这场宴席可比姬顺祥早先的计划大了不少:既是篮球比赛的“庆功宴”,又是贵州“菜客”与本地村民的“交流宴”,还是为新中国庆生、为中秋添韵的“团圆宴”。

  筹备如此重要的宴会,姬顺祥把菜单推翻了三四回。

  从贵州省紫云县来瞿靖镇务工的“菜客”中,除了苗族、布依族外,还有彝族、壮族、土家族等。要让不同民族的同胞在一张餐桌上都吃得尽兴,菜谱当然要花些心思。10月3日晚,月光朦胧。25张大圆桌,将近300人,光辉村文化广场上刚洒罢汗水,又飘来饭香。

  8道“硬菜”依次上桌,姬顺祥的心里一直打鼓,直到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漾开笑容,他才放下心来,连忙给主厨发信息:快,给每桌再加一道素炒,要大份!

  这场“家宴”由各菜场赞助,由村委会支持。国庆中秋8天假,镇上、村上的干部及民警加班3天,没人有半句怨言。

  “他们是‘菜客’,可一踏进这里,就不再是客。”10月14日,在瞿靖镇毛桥村“异地有家”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驿站,瞿靖镇党委组织委员许芳慧从书架上取下一只毽子,“这跟咱们熟悉的毽子略有不同,它的底儿不是铜钱,而是更轻软的玉米皮,便于互相拍传”。

  “拍毽子”是苗族妇女农闲时随手能玩的一项体育活动,今年8月起,瞿靖镇及辖区10个村在其各自的“异地有家”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驿站里,不定期举办宁、贵两地文化民俗交流活动。手拍毽、苗绣、香囊……一些带有浓郁“贵州印记”的生活用品、手工艺品,也悄然点缀着这个“家”。

  临近11月,秋深露重,又到了候鸟回迁的时节。

  紫云“菜客”杨江妹老早就收拾好行囊,可回家的时间却一推再推。

  今年是来宁务工的第八年,有时候,江妹自己都有些恍惚:眼前这里,到底是暂居的他乡,还是早已藏了牵挂的家乡?(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黎明 秦磊 郑芳芳 吴彩华 王潇翊)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