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饼干、糖果、手工编织饰品,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手工皂、巧克力、编织地毯、传统手工艺品……“中亚特色商品展示展销中心,面积1300平方米,将于2025年春节前营业。”10月26日,中亚特色商品展示展销中心经营者、郑州铁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杰表示,得益于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的溢出效应,在此汇集的46个品类、万余种进口商品成为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常客”。
中亚特色商品展示展销中心落户银川,是体现宁夏同中亚各国共享发展机遇、谋求互利共赢,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生动实践。由自治区商务厅和银川建发集团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引进的这一“一带一路”成果展示项目,位于银川建发阅彩城。“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色商品,乘坐中欧班列抵达银川,仅用10天。”谋发展,李会杰热情高涨,“我们致力将其打造成银川乃至宁夏地区最大、品类最齐全的‘进口保税商品城市展厅’和‘一带一路’成果展示中心,让更多的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商品红利。”
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民生红利,见证“丝路热”。“新形势下,丝路响起新‘驼铃’,中国-中亚合作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在经贸领域深化宁夏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是顺势而为、正当其时。”在自治区商务厅负责人看来,宁夏与中亚五国在经贸、科教、文化、农业、数字经济及人员往来等方面不断挖掘合作商机,拓展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让“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重现。特别是在产业绿色发展、贸易合作往来、人文沟通交流等方面开启加速度。近十年来,宁夏对中亚五国实现进出口总额18.9亿元。其中,出口15.5亿元,进口2.6亿元。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聚乙烯、氨纶弹性纱线、化纤制织物、推土机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亚麻籽、铬铁、大麦等。今年1月至8月,我区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达7581万元。
企业开拓中亚市场,载着满满产品的“钢铁驼队”川流不息,功不可没。自2016年1月宁夏国际货运班列首发以来,目的地已由最初的哈萨克斯坦拓展至中亚、西亚、欧洲,带动了钢材、番茄酱、轮胎等产品的出口和亚麻籽、煤炭、木材等大宗生产原料的进口。
许多来自宁夏的产品在中亚打开了广阔市场,也为宁夏企业“出海”提供了新选项。宁夏上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共出口卡拉胶、魔芋胶、魔芋粉等产品16.5吨,收入16万元左右。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期待与宁夏进一步开展投资合作,在旅游开发、现代酒店、商务中心、住宅小区、物流中心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参加本届论坛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州副州长贾姆希德·海达罗夫说出了中亚各国与会者的共同心声。
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串起了遥远的中亚和开放的中国、开放的宁夏。
从驼铃阵阵到汽笛声声,一幅新时代的丝绸之路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高 菲 贺紫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