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时光如一支画笔,从宁夏荒漠变绿洲的治沙奇迹,到海南热带雨林的云雾苍翠,到江西赣鄱大地的山水相映,再到广西十万大山的生态屏障,每一抹青绿都在描绘“两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全国两会期间,《宁夏日报》携手《海南日报》《江西日报》《广西日报》,跨越山海联动发声,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赴这场跨越20年的生态之约,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宁夏
南华山,好似一幅水墨画
春雪初霁,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水墨画卷。 (资料图片)
3月3日,一场春雪过后,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连绵的山峦披上洁白的绒毯,阳光洒在雪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云海翻腾,时而轻柔缠绕山峰,时而如潮水般奔腾而去。这幅美景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宁夏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写照。
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属于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城向南约7公里,便是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这里山峦叠嶂、林木茂密,总面积30.18万亩,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绿色水塔”和“天然氧吧”。
“过去,南华山的林木曾遭受大面积砍伐,导致天然次生林面积缩减,山上以桦树等乔木为主。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南华山甚至曾被作为牧场使用,草原占据了山体的大部分。”南华山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华山的植被逐渐退化,最终演变成了一座荒山。如今,通过30多年的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南华山年降雨量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现有森林面积9.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7%,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
近年来,南华山加快了生态修复的步伐。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耕耘与守护,南华山迎来了绿意盎然的今天,草木葱茏,植被覆盖率高,有效涵养了大量水源。年降雨量400—600毫米,降水深入地下后,部分以清澈的泉水形式涌出。保护区内共有大小泉眼50余处,常年不竭,水质上乘,为周围4乡2镇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源。
从“伤痕累累”到“绿意盎然”,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作为绿色宝库的南华山,正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的美好未来注入绿色动力。南华山的“两山”答卷,不仅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菲 段春)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 马洪海
在中卫腾格里沙漠边缘,光伏板矩阵与风力发电机群构成“蓝色海洋”,与远处的数据中心建筑群遥相呼应。这座以“世界治沙奇迹”闻名国内外的城市,如今以“风光为笔”“创新为墨”,在新能源领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这些绚丽生态图景的取得,在于中卫市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擦亮生态底色,书写绿色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绿能之光点亮未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菲 段春 整理)
海南
致富梦,藏在美丽树林中
五指山水满乡毛纳村。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如何将“山水经”转化为“致富经”?海南在实践中探索答案。
在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以“生态保护修复+休闲渔业”,拓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海域渔业资源增长了2倍以上,在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比周围区域高出5倍以上,珊瑚礁活珊瑚覆盖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28.78%。
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当地发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文旅融合等生态产业,创新“生态信用+”金融信贷服务,架设起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桥梁”。
在五指山,1千克“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仅为5.3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低于国内已公布的茶叶碳足迹平均水平,成为广受关注的“绿色低碳”产品。
许多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的产业就“藏”在美丽的树林中。
将视线范围扩大,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在更多维度上实现提升。
纵观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等标志性工程,既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也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让产业发展的底色更“绿”。
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9万辆,占比1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市场新增和更换占比全国第一。
全省形成年产改性料3.45万吨、餐饮具4.5万吨、膜袋5.71万吨生产能力。2024年生物降解材料产值4.06亿元,增长68.25%……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未来,海南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刘晓惠)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 林豪
2023年,五指山市水满乡成功创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茶青收入超过1000万元。
茶产业的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而文旅融合则为乡村发展插上翅膀。村民们在家门口卖茶叶、开农家乐,吃上“旅游饭”。2024年,水满乡累计接待游客约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000余万元。
水满乡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守牢生态环境底线,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海南雨林茶香飘得更远,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刘晓惠 整理)
江西
估价值,绿水青山巧生金
2月25日,婺源县石门村的村民带着游客泛舟星江河上,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兆恺 摄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只见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鸟中大熊猫”蓝冠噪鹛在此安家。基于此,该村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旅游IP,去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村民人均年增收3.6万元。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去年,江西省把持续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重要内容,全力做好“两山”转化文章。
江西省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去年省级层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地籍调查25项,并确权登记。抚州市作为全国试点市,清理规范林权历史遗留问题79万个,办理各类型林权类登记证书1.3万本,涉及面积208.23万亩。江西省在遂川等5个县开展林业碳汇监测计量试点,并在全国率先推进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促进生态资源变资产。
全省试行统一的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去年还建成共用的GEP核算平台,开展了省市县三级GEP试算。吉安市将GEP增长目标纳入去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推动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增长。全省初步形成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
2024年以来,江西省着力在形成“两山”转化的市场化交易体系上下功夫。抚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智能化综合性服务平台将权益明晰的生态资产通过市场化评估,上架到生态资产交易网站流转,同时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国家补贴政策推送和生态资产收储运营功能一并打通,解决生态资产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
截至2024年底,江西省碳汇、水权、排污权累计成交额近6579万元,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累计成交额超1.42亿元,林业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额突破138亿元。(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碧玉 李歆)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 左香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走访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时殷切叮嘱“老区在全国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9年来,这片红色热土深挖红色文化、用好绿色资源禀赋,走出“点绿成金”的振兴之路。
2024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和南昌大学共建中国·井冈山“两山”学院签约活动在井冈山市举行,该学院为江西省首个校地合作“两山”学院,成为生态价值转化新引擎。
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嘱托化作行动,让神山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碧玉 李歆 整理)
广西
“冠军水”,滋养致富幸福果
百里柳江穿城而过,沿岸风光旖旎。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初春清晨的融江泛着粼粼波光,薄雾如纱轻笼江面。融江两岸,成千上万亩金橘园随山势起伏,碧水如练穿行其间。
“这水好,果子才甜,也卖得好!”岸边的金橘园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果农龙丹正弯腰查看枝头青黄相间的果实,指尖拂过叶片上的露珠。她笑着指向不远处澄澈的江流,盘点着2024年的收入:“我家8亩金橘,去年净赚12万元!”
江西的融安金橘在清澈“冠军水”滋养下,成为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果”。(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融江是柳州市柳江的支流。从2020年起,柳州已连续5年获得全国“水质冠军”。由清澈融江“冠军水”滋养而生的融安金橘,果实饱满、口感清甜、营养丰富、品质上乘,既是柳州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之一,也成为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果”。近年来,融安县将一江碧水化作“金钥匙”,撬动金橘产业全链升级,目前全县金橘种植面积达22.6万亩,2024年总产量约26万吨,产值达36亿元,带动全县10万余人获益,书写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篇章。
“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环境质量是观察柳州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也是滋养柳州产业发展的肥厚沃土。
“冠军水”的优良水质,也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蓬勃生机。柳江“冠军水”注入的新型绿色生态陆基圆桶水产养殖模式,目前已在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鹿寨等多个县区逐步推广,“柳江河”品牌淡水鱼产品广销区内及广东、云南、贵州等地,远销欧美多国。
“一江水”,还滋润着当地的生态文旅产业不断壮大。
如今,“百里柳江 百里画廊”成为柳州的亮丽城市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近5年来,柳州市旅游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8%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9月,奥运冠军张雨霏、练俊杰来到柳江,也赞叹“冠军水”,为柳江点赞。(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余锋 梁盘生)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 汤建伟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广西兴安县灵渠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已有2000余年历史,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于2023年被纳入国务院批复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如今,灵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文旅价值日益凸显。随着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提上日程。当灵渠取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桂林“双遗产”将释放更强动能。(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余锋 梁盘生 整理)